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歌节选纪伯伦教材课程

组歌节选纪伯伦教材课程

组 歌(节选)
纪伯伦
浪之歌 雨之歌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 诗人和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 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 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 其中两首。
疏解疑难字词执拗来自悴馈赠 真谛 璀璨(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 的意见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 不好看。
主题:借雨之歌, 表达诗人愿为万物 付出爱心和愿为万 物传递爱的信息的 意愿。
本文采用拟人化手法。在《浪之歌》 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 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 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 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 事物联结起来。
(kuì ):赠送(礼品) (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 (qiàn):把一物体嵌入别一物体内
酷肖 (xiào):酷似。 海誓山盟 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
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 不变。
长吁短叹 (xū):因伤感、烦闷、痛
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 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 宽广博大的情歌。
作者借“浪之歌”要表 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 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 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朗读《雨之歌》, 思考“雨”在文中 是怎样的形象?
奉献者、生命的 使者。
语言特点:
1. 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 2. 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 性,想象新奇。
3. 押韵,朗朗上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