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至六年级少年儿童足球训练目标及基本方法

一至六年级少年儿童足球训练目标及基本方法

(三)U7-U8(小学1-2年级)阶段1、训练目标1.1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培养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对足球运动产生稳定良好的兴趣。

1.2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培养该学龄阶段的儿童认真对待学习与训练任务的良好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初步形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引导教育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初步学会以积极乐观态度对待学习与训练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1.3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初步发展该学龄阶段的儿童以身体多部位颠控球为主的“熟悉球性”基本技术能力。

1.4初步学习足球比赛中的头顶球、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传接球、射门、运球基本技术。

1.5通过不同方式的1V1、2V2等等练习,初步学习个人和小组进攻、防守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使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初步理解获得足球比赛主动(胜利)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1.6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初步发展该学龄阶段的儿童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特别是注意发展学生的踝关节灵活性与柔韧性。

1.7初步学习主要的比赛规则,如进球、越位犯规、直接任意球犯规、间接任意球犯规、界外球等,了解正式比赛场地各线区的规格与功能作用。

培养学生建立公平竞争的基本意识。

2、基本内容2.1技术训练部分(1)以脚部及下肢为主要部位进行多种形式的颠控球练习。

也可酌情进行头颠球练习。

(2)以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内侧为主进行运球基本技术练习。

以脚掌脚尖拖拉为主要方法的运控球基本技术练习。

(直线运球应以脚背外侧与脚背正面运球为主,曲线球及斜折线球运球应以脚背外侧与脚背内侧为主。

脚内侧运球多用在侧身掩护球时的直线运球时以及在斜折线运球过程中。

)(3)原地和较慢运动状态下的脚部、大腿、胸部接控球基本技术练习,包括地滚球、反弹球和空中球等。

(4)以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内侧为主进行多种形式的传球与射门基本技术练习。

也可酌情进行头顶球射门基本技术练习。

(5)正面抢球、侧面抢球时的基本身体站位姿势与抢球方法。

2.2战术训练部分(1)多种形式的限定区域和攻守目标的相等人数加自由人(如1V1+自由人等等)的攻守练习。

(2)不同得分方式与不同球门数量的小场地分队比赛。

(3)多种形式的限定区域和攻守目标的1V1、2V2攻守练习。

2.3身体训练部分本年龄段是U8小球员(学生)灵敏素质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进行灵敏性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是柔韧性和速度训练的最佳时期。

可选用步法练习、滚翻练习、转动练习、跳跃练习、曲线跑、穿梭跑、“T”型跑、躲闪球等方式综合发展灵敏素质、速度训练及提高柔韧性。

(1)进行各种培养敏捷性的跑、跳跃、跨越练习和游戏比赛。

例如抓人游戏、各种接力比赛和障碍赛等。

(2)运用多种训练器械进行提高反应、平衡、协调和节奏感的身体动作练习。

(3)发展踝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练习。

2.4心理训练部分以表扬为主,鼓励儿童产生不断争取更好完成学习与训练任务的自信心与愿望。

不断鼓励儿童要多与同伴合作,对遵守游戏规则与训练要求的学生进行不断的表扬。

2.5理论学习部分(1)讲授《足球竞赛规则》中的计胜方法、掷界外球、直接任意球与间接任意球犯规、越位犯规等内容。

(2)颠好球的四个基本要点知识(3)个人战术纪律要求基本知识(4)介绍球星的成长经历。

(5)观看高水平足球的比赛。

2.6比赛检验部分参加3人制、4人制、5人制为主的比赛,并以周末赛为主;借助1V1、2V2、3V3、4V4的无球门、双球门、多球门的比赛,向学生介绍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对方控球时阻止进球并设法夺回控球权,通过合作去攻破对方球门”。

3、基本方法方法图示方法图示方法图示方法图示方法图示方法图示方法图示A BC123A B1方法图示1A B12A B12A B4、基本要求(1)每周训练2-3次,每次训练时间30-45分钟,每周安排小型足球比赛至少1次。

(2)通过游戏活动和训练提高不同部位的运球能力,在教授基本技术和安排训练方法时采用与年龄相适宜的教法和训练方法激发队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进行技术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同时还要使技术全面发展。

强调两脚都会踢球、停球、运球等,打好基本技术基础。

在训练内容上选择上要有递进性,并且熟练化。

(4)通过1v1、2v2、3v3、4v4等小型比赛自然的适应足球比赛,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基础交流与沟通需要,学会基础的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方法,养成观察周围情况的习惯,初步培养个人基本战术意识和乐于参加对抗情况的游戏活动,体验足球运动项目的在丰富乐趣。

(5)应该通过表扬和语言鼓励经常表扬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技术的速度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如采用多样的赞扬方法,比如语言、表情、给小礼品等方法。

(6)该年龄段队员特点是特别信任老师或者教练员,教练员要成为队员遵守时间、遵守约定等行为的楷模。

(7)发展队员灵敏素质,促使儿童灵敏发展,培养快速反应的能力。

5、检查考核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检查考核以教育部学校体育的学生锻炼标准进行。

技术技能检查考核以大纲中的“(十二)检查考核部分”的相应内容评价标准参照实行。

(1)颠球测试评估目的:测试该年龄段队员球性熟练程度。

场地器材:每人一球。

测试方法:队员在8米直径的范围内,分别用脚背正面、脚内侧、脚背外侧、大腿四个部位连续颠球。

根据颠球的组数来判定熟悉球性程度,并给出分值。

(2)三角形地滚球传接球评估目的:测试队员传接地滚球能力。

场地器材:3个直径为什么5米的圆圈构成3个测试区域(A区、B区、C区)。

每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成10米的等边三角形,足球若干。

测试方法:将测试队员分为若干组,每组3名队员。

每组队员分别为站在A 区、B区、C区内,A区队员持球,测试开始由A区队员按逆时针方向传给B区队员,B区队员再将球传给C区队员,依次重复。

传球部位不限,各区内队员限定只能一次性球后传球,球传出或弹出测试区外,可快速运球回到测试区内继续做传球,30秒测试结束;计30移内3人间相互传接球数量或做出传接的技术评定分。

10米2.5米(3)折返运球过杆评估目的:通过运球绕过距离不等的标杆,衡量运动员掌握运球技术的熟练程度。

场地器材:在球场上距离10米画1条线,中间插10根杆,每根距离分别为2米不等。

测试方法:听口令从端线起运球,依次不漏杆到另一后一根杆再依次绕回起点线。

评估运球绕杆的技术评定分。

起点线开始:距离起点线至第一根杆为:2m、2m、2m、2m、2m、距离,绕最后一根杆后再依次绕回去起点。

(4)射门评估目的:采用得分和技术评定结合衡量队员定点射门技术。

场地器材:球门内插入标志杆两根,每根距球门柱内侧2米。

评估方法:3米平行于球门10m线后向球门射门10次,射入球门柱与标志杆之间得2分,两根标志杆之间得1分,射偏后0分。

记录总得分并由教练根据射门的力量,脚法等给予技术评定。

2m 2m(5)头顶球评估目的:通过头顶球测试衡量队员掌握头顶球技术状况。

场地器材:在球场上画两条线,AB线相距4米,BC线长4米,CD线长3米。

如图。

测试方法:队员站在球A线后,抛球队员在区域E内,抛球10个,测试队员将10个球依次顶入B区域内。

记录数量,由教练根据头顶球的质量,部位准确度等标准进行评定。

C DEA B(6)五对五比赛评估目的:通过比赛综合评定队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情况和比赛能力状况。

场地器材:在球场上布置一块35m x 20m的场地。

有守门员进行比赛。

(四)U9-U10(小学3-4年级)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孩子们将会拥有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推理的思考能力。

他们摆脱了上一个阶段的自我中心思维,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逻辑思维。

同时也会具有越来越强的创造欲和求知欲。

行为方面开始能够自控,表现趋于稳定。

语言等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发达,会在学校、邻里间进行集体活动,和大人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广泛。

这时也将学会忍耐和观察。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帮派年代,孩子们希望能得到同性伙伴的认同,也希望属于某个集体。

有时还会组建各个成员具有相同爱好的带有封闭性、排他性的团体。

孩子将在其中学习听从意见、争取得到别人承认等社会生活中必须的能力。

这一年龄阶段,将会通过多种运动经历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一些基础技术会在踢球的过程中学会。

而重要的是,要在黄金年龄之前,让孩子真心喜欢上足球。

此外,还要通过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等方法,使孩子能一生进行体育运动。

1、训练目标1.1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培养、增强该学龄阶段儿童对足球运动的良好兴趣。

1.2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培养该学龄阶段的儿童认真学习不断进步,努力训练不断提高的个人与集体荣誉感。

培养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基本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通过引导、教育、培养管理多种方式方法使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基本学会客观对待学习与训练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力。

1.3通过足球游戏与足球训练活动进一步发展该学龄阶段的儿童以身体多部位颠控球为主的“熟悉球性”基本技术能力。

1.4进一步提高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快速完成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传、接、运、射及头顶球的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初步培养发展该学龄阶段的儿童在活动与对抗过程中完成动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能力。

1.5通过不同方式的1V1、2V2练习,培养发展学生正面攻守对抗能力,并促进学生进一步正确领会"进球与阻止进球"是足球比赛攻守过程中的最核心原理与最核心策略本质。

1.6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跑、跳动作,发展身体动作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注重抓好柔韧、协调和平衡素质敏感期的训练。

特别是注意发展学生的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

1.7进一步学习主要的比赛规则,如进球、越位犯规、直接任意球犯规、间接任意球犯规、界外球等,帮助学生了解正式比赛场地各线区的规格与功能作用。

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正确意识。

2、基本内容2.1技术训练部分(1)以常用的12个身体颠控球部位进行多种形式的颠控球游戏比赛或练习。

(2)进行左右脚的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内侧、脚掌、脚尖不同部位的推球、拨球、拖拉球、扣球、踩球、挑球、假动作等基本技术的组合练习,学习简单的运球变向、变速、转身、及运球过人技术。

(3)原地和中等运动速度状态下的脚部、大腿、胸部接控球-传球、接控球-射门、接控球-运球等基本技术及组合技术练习,包括地滚球、反弹球和空中球等。

(4)以提高学生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技术规范化水平为主,进行多种形式的不同跑动状态下的传球与射门基本技术练习。

包括进行头顶球的传球与射门基本技术练习。

(5)正面抢球、侧面抢球练习。

2.2战术训练部分(1)多种形式的限定区域和攻守目标的2V1配合变化,3V1配合变化,4V2配合变化的攻守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