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民市法哈牛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新民市法哈牛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法哈牛镇总体规划资料汇编结合法哈牛镇实际现状,制定本次总体规划调查,拟定资料收集的内容与特点,具体资料调查内容如下:一.综合资料1.1国家、省、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年度总结(报告)、调研成果、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辽宁省《2015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等新民市《2014年沈阳市新民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开展新民市“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研究及提报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法哈牛镇暂无1.2省、地(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地(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省、地(市)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关规划;新民市《新民市建设沈阳经济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新民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法哈牛镇暂无1.3相邻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胡台工业新城规划》1.4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住房、公共设施、工业、生态、环境、交通、旅游、物流、市政设施、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等相关规划。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新民市暂缺1.5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及所辖各县(市)、乡(镇)总体规划;1.6省级行政区划图、城市行政区划图;1.7中心镇区各类用地的审批资料、近期新建及改建项目计划。

二.自然条件2.1地形图:比例尺1:10000~1:500000,有条件时可搜集航片图、卫星遥感图;2.2工程地质:(地质地貌)法哈牛镇处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地下多石油和天然2.3水文及水文地质:法哈牛镇域内河湖水系非常丰富,其中兴盛堡村、新安村、前沙河、勃林子等村中有大片的湖泊和水塘,周边绿树成荫,形成优美的村镇田园风光。

村镇以农业养殖业为主,也形成多样的淡水养殖水系。

另外,蒲河从镇域的北部自东向西流经,又形成大片的水域湿地,也是极其重要的水域资源。

2.4气象:法哈牛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级分明,年平均气温8℃.最低气温零下24℃,最高气温为34.5℃,年平均降雨量为630毫米,土壤冻结深度为130厘米,无霜期为平均166天,全年主导风向多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

三.自然资源3.1土地资源:法哈牛镇镇域面积为106.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

其中,耕地面积为75182亩,分布集中,镇内有林地和疏林草地1.6万市亩,宜于林牧业生产,其中果树面积1000亩。

以蒲河为主干,全镇有河流、池塘、坑泡等水面34051亩。

其中宜于水产养殖水面9500亩,已开发渔池6600亩。

3.2水资源:3.2.1河流湿地镇域内水资源丰富,多河流水系。

发源于铁岭的蒲河自东向西流经镇域北部区域,形成极为重要的生态廊道。

沿蒲河两岸分布有天然形成的河流、沼泽和沟塘,植被茂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河湿地为内陆湿地。

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型湿地、沼泽型湿地、人工湿地三个类型。

3.2.2灌溉水渠法哈牛镇域内水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丰富的灌溉水系资源,主要集中与耕地密集的范围,即以法哈牛镇区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构成有机的水网系统,为耕地农田保证了充足的水量供应,而且,现状大部分水道卫生状况较好。

3.2.3淡水养殖法哈牛镇域已经形成的大面积的淡水鱼虾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巴图鲁营村、勃林子村、兴盛堡村、新安村、王家岗村、山环村等处,即主要为镇域的南侧区域。

3.2.4湖泊景观以蒲河为主要轴线,形成了一些列重要的景观节点,通常以较大面积的湖泊为中心,形成如蒲河滩地公园,新蒲岛公园,月牙湾,珍珠湖等景点。

其中珍珠湖更是杭州西湖的七倍,已经发展成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风景区。

3.3矿产资源:法哈牛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年产原油100万吨,天然气8000万立方米,是辽河油田的采油区,为各类项目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燃料来源。

另外,在勃林子、前沙河、新东升堡村、兴胜堡村等村内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珍珠岩、煤矿等。

3.4生物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法哈牛镇是沈阳市水稻重要产地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有4万亩清水大米,年产3000多万公斤。

全镇开发棚菜6000多亩,年产西红柿、芸豆、黄瓜、茄子等冬春季蔬菜1亿公斤。

年产淡水鱼6000吨,是沈阳市淡水鱼生产基地。

另外,淡水鱼虾,大棚蔬菜,生猪奶牛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都是兴办农式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四.历史沿革法哈牛旧称法哈牛录。

清初法哈牛录驻守此地,故得名法哈牛录。

法哈牛所辖地区,解放前各个时期均属三区。

解放后仍属三区,1949年以后简称法哈牛,1949年划归十区,1956年合并于大民屯区,1958年10 月属大民屯人民公社,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划出,成立法哈牛公社。

1983年该称法哈牛乡。

1994年撤乡设镇。

五.人口5.1镇区人口镇区人口据统计2303人(根据下面的表2 2013年度新民市法哈牛镇人口状况)。

5.2 镇域人口5.2.1镇域范围法哈牛镇镇域范围即行政区划范围,辖全镇辖20个自然村。

5.2.2现状概况2013年09月20日,法哈牛镇域在册户数10776户,总人口31038人,人口增长率0‟,镇域人口密度为0.25人/亩。

5.2.3人口发展演进过程5.2.3.1人口自然增长状况现状新民市法哈牛镇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根据2008年——2013年的常驻人口情况分析,法哈牛镇近6年的人口总数趋于平稳,人口总量呈缓中有升的状态。

其中2008-2009年、2010-2011年人口数量呈上升状态,2009-2010、2011-2012年呈减少状态,而2012-2013年人口总量不变。

法哈牛镇域人口历年增长状况表12013年度新民市法哈牛镇人口状况表25.2.3.2人口机械增长状况由于法哈牛镇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沈阳市与新民市的途中,且法哈牛镇与沈阳市临近,使得大量的户籍人口进入沈阳市内打工就业,导致法哈牛镇出现农业人口减少的情况。

5.2.4人口现状构成特征5.2.4.1.性别构成2013年9月20日,法哈牛镇总人口中男性为15742人,女性为15296万人,性别比102.92:100(女性为100)。

由下表可以看出,法哈牛镇的男女比值在逐渐减小。

由此可见,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原有的“重男轻女”思想正在逐渐减弱,男女平等观念在逐渐建立。

从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分析,历年来法哈牛镇男性比均大于女性比。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男女性别比开始下降。

法哈牛镇2008——2013年总人口性别比例构成表35.2.4.2.劳动构成根据法哈牛镇常住人口情况分析,2008年末全镇总人口309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67人;城镇就业继续扩大,至2013年9月20日,法哈牛镇总人口310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15人。

非农业人口比例由原来的6.68%到现在的10.36%。

证明法哈牛镇的城镇化正在飞速发展。

法哈牛镇历年人口构成表4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5.2.5人口现状分布特征法哈牛镇域范围内2015年共有20个自然村。

村庄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有法哈牛村、前沙河村、兴隆桥村等15个自然村;601人以上的有后沙河村、荣盛村、兴胜堡村三个自然村;人口数量较少的是小三家子村、荒山村两个自然村,人数仅为法哈牛村的6%。

镇域人口在分布密度上基本呈现镇中心村——周边递减分布。

从2013年9月20日的统计数据来看,靠近镇中心村地区法哈牛村(0.29人/亩)、前沙河村(0.22人/亩)……的平均人口密度较周边村山怀村(0.16人/亩)、王家岗子村(0.15人/亩)高,约为周边村人口密度的1.93倍。

2013年度新民市法哈牛镇人口状况表5六.社会经济6.1产业大概6.1.1经济发展基本状况法哈牛镇是沈阳市水稻重要产地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有4万亩清水大米,年产3000多万公斤。

全镇开发棚菜6000多亩,年产西红柿、芸豆、黄瓜、茄子等冬春季蔬菜1亿公斤。

镇内有林地和疏林草地1.6万市亩,宜于林牧业生产。

以蒲河为主干,全镇有河流、池塘、坑泡等水面34051亩。

其中宜于水产养殖水面9500亩,已开发渔池6600亩,年产淡水鱼6000吨,是沈阳市淡水鱼生产基地。

现有民营企业50余家,有玻璃工艺、塑料制品、机械加工、铸造、汽车配件、饲料加工、工艺美术、包装制品等行业,其中玻璃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另外,全镇有大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60余家,已成为法哈牛的重要支柱产业。

法哈牛镇商业发达,拥有1个年成交额300余万元综合市场。

个体饭店、旅店、商店100余家,运输、贩运达500多人。

全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达1万人,总经营额6亿多元。

2010年法哈牛镇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人均GDP3.5万元,目前三产结44.6:28.4:27,通过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内部结构,根据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综合判断,法哈牛镇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三次产业变动的一般模式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整体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即将进入了经济、职能的转型期,未来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上。

由传统农业向以工贸为主的经济转变。

从远郊农业镇(为中心城区提供农副产品的农业职能)向“工业卫星城”(实现承接沈阳部分工业的生产职能)转变。

6.2第一产业发展分析6.2.1第一产业发展现状第一产业:法哈牛镇是沈阳市水稻重要产地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有4万亩清水大米,年产3000多万公斤。

全镇开发棚菜6000多亩,年产西红柿、云豆、黄瓜、茄子等冬春季蔬菜1亿公斤。

镇内有林地和疏林草地1.6万市亩,宜于林牧业生产。

以蒲河为主干,全镇有河流、池塘、坑泡等水面34051亩。

其中宜于水产养殖水面9500亩,已开发渔池6600亩,年产淡水鱼6000吨,是沈阳市淡水鱼生产基地。

6.2.2第二产业发展现状第二产业:现有民营企业50余家,有玻璃工艺、塑料制品、机械加工、铸造、汽车配件、饲料加工、工艺美术、包装制品等行业,其中玻璃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另外,全镇有大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60余家,已成为法哈牛的重要支柱产业。

6.2.3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第三产业:法哈牛镇商业发达,拥有1个年成交额300余万元综合市场。

个体饭店、旅店、商店100余家,运输、贩运达500多人。

全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达1万人,总经营额6亿多元。

6.3社会经济分析(SWOT)6.3.1发展优势分析(1)法哈牛镇位于沈阳经济区核心区,在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规划中处于沈阜连接带上,特别是胡台新城基本连接到了沈阳,受胡台带动影响很大。

(2)对外交通发达,102国道贯穿镇域,带动法哈牛的经济发展。

与京哈高速、沈环高速、辽中环线有方便快捷的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