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塞PPT课件
体征(二)
严重者可出现: 昏迷 小脑蚓部病变常见 脑干受压征象 双侧孔瞳缩小至针尖样,呼
吸不规则 脑疝 枕骨大孔疝 脑积水 四脑室受压所致
治疗
• 内科: 介入取栓
•
脱水降颅压(时间足够长)
•
抗血小板聚集
•
抗凝
•
治疗原发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
防治并发症
• 一般三个月症状和体征改善
• 外科:颅内压高、脑积水、脑干受压和脑 疝形成 (手术)
急性期治疗
专科治疗-2.抗血小板聚集
•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发病早期给予血小板聚集药物阿 司匹林,可降低卒中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期治疗
专科治疗-3.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 管内支架置入等,其与溶栓治疗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受 到重视。
急性期治疗
专科治疗-4.其它相关治疗
小脑动脉
• 小脑上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末端,供应小
脑上部。
• 小脑下前动脉:从基底动脉起始端发出,
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
• 小脑下后动脉:为椎动脉最大的分支,供
应小脑底面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该动脉 行程弯曲易发生血栓,引起小脑性共济失 调和交叉性感觉障碍。
大脑前动脉(ACA红色)供应区 大脑中动脉(MCA黄色)供应区 大脑后动脉(PCA绿色)供应区 小脑下前动脉(AICA粉色)供应 区
生活质量。常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 )。
• 近来,美国国立神经病学卒中研究院(NINDS)提出用 rt-PA治疗应在4.5h。这就要求对急性脑梗塞病人从 识别、输送、诊断至开始治疗时间越短越好。
急性期治疗
专科治疗-1.溶栓治疗
溶栓的适应症: 1.CT排除颅内出血,且本次病损的低密度梗死灶尚 未出现,显示正常; 2.病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偏瘫、失语、昏迷等),排 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和体征绝大多数持续不 足1小时) ; 3.无出血性疾病。
急性期治疗
一般治疗
• 控制血糖: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增高可以是原 有糖尿病的表现或是应激反应。当患者 血糖增高超过11.1mmol/l时,应立即给 予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 8.3mmol/l以下。
急性期治疗
专科治疗-1.溶栓治疗
• 溶栓治疗:从病人开始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称为治 疗时间窗。目前医学界已认可的脑动脉闭塞6小时内 脑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属可逆性,治疗效果好,可 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减少病人的致残率,改善病人的
• 随意运动协调障碍 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对精细运动的协调障碍, 如书写时,字迹越来越大,各笔画不均等。
• 言语障碍 说话缓慢,发音不清和声音断续,顿挫或爆发式,呈爆发性 或吟诗样语言。
• 眼球运动障碍 表现为双眼粗大眼震,少数患者可见下调性眼震、反 弹性眼震等。
• 肌张力减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当患者取坐位时两腿自然下垂叩击 腱反射后,小腿不停摆动,像钟摆一样(钟摆样腱反射)
• 抗凝治疗:主要目的:阻止血栓的进展,防止脑卒中 复发,并预防脑梗塞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 塞。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中度到重度患者不推荐使用。
• 降纤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巴曲霉,降纤酶和安克洛酶。 每次用药之前需进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
• 脑保护治疗:(1).神经保护剂
•
小脑梗塞
自贡三医院 神经外科
小脑梗塞
• 脑梗塞 概念: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
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部的血液供应
➢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
• 小脑梗塞发病主因多为椎-基底动脉异常和心源性 栓子导致。
脑脊液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 孔→第三脑室; 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 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 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 →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2).亚低温治疗
• 降颅压治疗
• 改善脑血管循环:扩容,血液稀释,中医中药等。
Wallenberg综合症
• Wallenberg综合症是由延髓病变所致,临床上以 脑神经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为主要表现。
• 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也称延髓背外 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 见类型。导致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 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背束核及对侧 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Horner征(下行 交感神经纤维受损);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 音嘶哑(疑核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 状体或小脑受损)。小脑后下动脉解剖变异较多, 常见不典型临床表现。
• 调控血压:
急性期治疗
一般治疗
如收缩压小于180mmHg或舒张压小于110mmHg, 不需降血压治疗,以免加重脑缺血;
如收缩压在185~210mmHg或舒张压在115~ 120mmHg之间,也不需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血压 变化;
如收缩压大于22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以 上,则应给予缓慢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防治血压降的过低。
小脑后下动脉(PICA蓝色)供应 区
小脑上动脉(SCA灰色)供应区
小脑梗塞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TIA和脑卒中史 ✓吸烟和酗酒 ✓高脂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其它
临床症状
• 头晕、恶心呕吐 • 步态不稳 • 反应迟钝(脑积水)
体征(一)
• 姿势和步态异常 上蚓部病变时患者向前倾倒,下蚓部病变时患者向后 倾倒。小脑半球控制同侧肢体的协调运动并维持正常的肌张力,一侧 小脑半球受损,行走时患者向患侧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