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我们把正在的物体叫做声源.3、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能在、、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可以传声;说话声能将鱼吓跑说明可以传声;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着,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声波.4.、悠扬的笛声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蝉的鸣叫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
6、有四个实验现象: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C.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D、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E、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二.选择题7、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大钟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1、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B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 .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D .声波就是声源12.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 )A.叮咚的鼓声B.哗哗的流水声C.隆隆的炮声D.悦耳的歌声三.实验探究13.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 ;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14.如图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15.在图3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图2 图3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课时)一.填空题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表示.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时,人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能使原声。
(如在教室里听同一个声音要比在空旷的野外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听到回声。
3.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4、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经外耳道进入人耳引起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到最后传给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空气传导感知声。
5.人感知声还可以通过骨传导,即声波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6.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8.人在房间内讲话的声音比在旷野上讲话的声音大一些,这是因为在房间内讲话时,原声和_______混在一起,使_______加强.9.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10.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____传过去的。
二.选择题11.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 铜、水、空气12.声音的传播速度( )A.只与声源有关B. 只与介质有关C. 只与温度有关D. 与介质和温度有关1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 ,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联欢晚会观众的欣赏效果将变差B.汽车的喇叭不能起到原来的作用C.教室里的学生能更清晰而自然地听到老师的讲课声D.我们能听见高空传来的飞机声,却不能看到飞机14、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5.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三.计算题.(1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16.某人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2 s后听到回声,此人距离山崖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 ℃)17.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当时的气温是15℃,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填空题1.物理学里把声音的叫音调,“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女高音,男低音”、“脆如银铃”“尖细”都是描述音调的。
音调高低是由________决定的,2.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3.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人们把高于HZ的声叫做波;把低于HZ的声叫做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波;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波。
4.物理学里把声音的叫响度.“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的。
5.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越小,响度越小。
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人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6.音色也叫音品,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也不同,是判断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7.①、②、③反映了声音的三个重要特征,他们被称为声音的三要素.8. 靠发声(以鼓为例)影响音调的高低影响响度的大小乐器靠发声分类影响音调的高低影响响度的大小靠发声影响音调的高低影响响度的大小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0、生活中“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1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2、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发出的。
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3、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小明的妈妈是根据水快满时,水瓶内的空气柱变短,声音的__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高判断出的。
1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
15、老牛叫声和蚊子叫声相比,老牛叫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大”或“小”),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_歌手。
16、人们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_____ 。
17.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录音机喇叭的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