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上

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上

18
0
0
本图红色箭头表示心电动力线,该电力线与各探测 电极之间构成不同角度。各探测电极虽然距离相同但角 度不同,所以获得的电力强度也不一致。绿色垂线代表 电力强度。垂线向上为正;垂线向下为负。
19
这种既具有强度,有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 称为心电“向量”,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 而其长度表示电位强度。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 产生许多心电向量。由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 电活动相当错综复杂,致使诸心电向量间的关 系亦较复杂,然而一般均按下列原理合成为 “心电综合向量”: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 方向相同者,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 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构成一定角度者,则可应 用“合力”原理将二者按其角度及幅度构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而取其对角线为综合向量。可 以认为,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电变化,乃是全 部参与电活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按请上看述下原页理20
A
B
+
A
B
+
B
A
C C
C
21
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 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 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叫导联。
22
常规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 V2 V3 V4 V5 V6
38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 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 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Bachmann 束)、房室束、束支(分为左、右束 支,左束支又分前分支和后分支)以 及普肯耶纤维)构成。心脏的传导系 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 化密切相关。
39
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
40
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
29
胸前导联
30
胸导联轴
31
特殊情况下加做以下导联
➢V7:左腋后线与V4--V6同一水平。 ➢V8:左肩胛下线与V4--V7同一水平。 ➢V9:后正中线与V4--V8同一水平。
32
心电图纸
最小方格边长1mm 。横线1mm 表示时间 0.04s, 竖线1mm 表示电压0.1mV 。
33
心率的测量
• HR = 60 ÷ P-P ( 或R-R )
• 60 ÷ ( 0.04 X 15 ) = 100次/分 • 60 ÷ ( 0.04 X 25 ) = 60次/分
34
心电图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35
心电图各波振幅测量方法
36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37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 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顺序 传导在此处延迟0.05~0.07S),然后循 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 传导,最后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的 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 形成了心电图上的相应的波段。
下列各波和波段
所构成:
T P
Q
P,QRS,T
S 7
8
9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变化及电偶
• 极化状态 • 除极化 • 动作电位 • 电偶 • 复极化
10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过程及电偶
11
一条心肌纤维的除极过程
12
检测电极与波形的关系
13
探测电极部位和波形与心肌除极方向的关系
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保定市第一医院 功能科 1
• 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产生电 激动,它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 前。心肌激动的电流可以从心脏经 过身体组织传导至体表,使体表的 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
2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
定义:用心电图机,从身体表 面的特定部位将一系列心电输入、 放大并记录成连续的波状曲线,即 为心电图。
• 心电活动在前,机械活动在后。 • 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的是普通心肌的电活
动,而不是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 • 体表心电图记录不到特殊心肌的电活动。
41
42
A A-V
V
43
正常心电图
44
心电图示例
45
心电图P波
46
P波
形态:直立呈圆丘形,但avR导联中P波 倒置。
时间:≤0.11秒。 振幅:肢体导联<0.25 mv,
avL
avF
25
与 肢六 体轴 导坐 联标 的系 导统 联的 轴关

26
胸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
27
胸前导联电极放置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 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28
胸前导联电极放置的位置
胸前导联<0.20 mv。
方向:窦性心律:Ⅰ、Ⅱ、 V4-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倒置。其它导联直立、倒 置、或双相。
47
P-R 间 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正常值 0.12 ~ 0.20秒。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48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基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23
导联体系连接方式
标准导联
Ⅰ导联:左上肢-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Ⅱ导联:左下肢-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Ⅲ导联:左下肢-正极 左上肢-负极
Ⅰ导联
Ⅱ导联
Ⅲ导联
24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右上肢—正极 左上肢、左下肢—负极
avL:左上肢—正极 右上肢、左下肢—负极
avF:左下肢—正极 左上肢、右上肢—负极
avR
3
心电图
• 心电图是把一组电极置放于体表,用心电图机 将心脏的电活动记录下来的图形。
4
心电图应用范围
一、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最有价值。 二、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三、对心室肥大、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有较大的帮助。 四、能够了解某些药物和电解质对心肌的作用。
5
6
一组典型的
R
心电图波形是由
电穴 (-)
除极方向
电源 (+)
14
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 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 呈正比关系;
请看下页 15
左图为右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右图为左室心肌的电动力强度
16
激刺
②、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 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
17
③、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 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 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 投影愈小,电位愈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