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5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5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酸碱中和滴定1.滴定实验时,必须要按以下要求操作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B.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用相应待装溶液润洗C.待测液一定要放在锥形瓶中,标准液一定要放在滴定管中D.滴定前读数要求精确,凹液面的最低点必须与“0”刻度或“0”刻度以上的某一刻度相切2.在一支25.00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的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00mL 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等于5mL3.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在锥形瓶中准确地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和滴入2~3滴指示剂后,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而加入了适量的蒸馏水B.酸碱中和滴定时,拿用蒸馏水洗净但未干燥的锥形瓶装待测液C.酸碱中和滴定时,拿用蒸馏水洗净但留有水珠的滴定管直接装标准液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入了一滴指示剂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④取碱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取完后,充满溶液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⑥滴定时摇动锥形瓶将液体溅出瓶外⑦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出液体,溅至锥形瓶外⑧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A.②④B.①③⑤⑦C.④⑧D.②④⑥⑧5.以酚酞试液为指示剂,对某新制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该新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c(mol/L)合理的是( )A.c=0.10×(V1+V2+V3)/(3×20)B.c=0.10×(V1+V2)/(2×20)C.c=0.10×(V1+V3)/(2×20)D.c=0.10V1/206.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7.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8.常温时,向20.00mL0.1000mol·L-1一元酸HX的溶液中滴加0.1000mol·L-1的NaOH 溶液,溶液的pH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K a(HX)=1.0×10-6B.b点存在关系:2c(Na+)=c(HX)+c(X-)C.c点存在关系:c(Na+)<c(X-)D.可选取甲基橙或石蕊作为指示剂9.已知pOH=-lg c(OH-)。

T℃时,向50mL0.1mol·L-1MOH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溶液pH、pO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MOH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pH=6.5B.a=12C.盐酸滴定MOH实验中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比选甲基橙误差更小D.T℃时,M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b约为1.0×10-310.常温下向20.0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1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mL)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所得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原盐酸的浓度为0.10mol·L-1B.x的值为2.0C.pH=12时,V=20.4D.原盐酸的浓度为1.0mol·L-11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mL0.10mol·L-1NaOH标准溶液,计算需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

(2)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做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珠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12.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 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 .滴定前盛放NaOH 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 ,终点读数为______mL ;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

(4)某同学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3.“中和滴定”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用I 2O 5可定量测定CO 的含量,该反应原理为5CO +I 2O 5=====△5CO 2+I 2。

其实验步骤如下:①取250mL(标准状况)含有CO 的某气体样品通入盛有足量I 2O 5的干燥管中并在170℃下充分反应;②用水—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 2,配制100mL 溶液;③量取步骤②中溶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然后用0.01mol/L 的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标准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1)步骤②中配制100mL待测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

(2)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填字母)中。

(3)指示剂应选用________,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已知:气体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I2O5反应,2Na2S2O3+I2===2NaI+Na2S4O6)。

(5)下列操作会造成所测CO的体积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d.配制100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14.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分析监测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控制水体中的含氮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1)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水体中亚硝酸的含量可以利用KI溶液进行分析测定。

该测定反应中,含氮的生成物可以是NO、N2O、NH2OH、NH3等。

①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用KI溶液测定,且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反应中含N的生成物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取20mL含NaNO2的水样,酸化后用0.001mol/L的KI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含N的生成物为NO),滴定前和滴定后的滴定管内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水样中NaNO2的浓度为________mg/L。

课时作业15 酸碱中和滴定1.解析: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无须干燥,其中的蒸馏水不计入加入试剂的体积,也就不影响滴定结果,故A项不符合题意;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一定要用相应待装溶液润洗,否则会稀释溶液,B项符合题意;待测液和标准液都可以放在锥形瓶中,盛放在锥形瓶中的溶液的体积为已知量,C项不符合题意;滴定前,滴定管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相切,“0”刻度以上没有刻度,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2.解析:在滴定管25.00mL 的下方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部分,当把液体全部放出时,盐酸的体积将大于(25.00~5.00)mL ,用相同浓度的碱液滴定时,需要碱液的体积也必然大于20mL 。

答案:A3.解析:A 中虽然加水稀释后待测液浓度明显变小了,但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未变,故滴定时所需标准液的体积是不会改变的;B 中原理与A 相同,只不过是稀释程度不同罢了;C 中向洗净后的滴定管中直接装入标准液,会使其浓度减小,则在滴定时耗用标准液的体积就会增大,致使计算的数值偏高;D 中虽然多加了一滴指示剂,但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为酸、碱的物质的量基本上没有改变。

答案:C4.解析:用HCl 溶液滴定NaOH 溶液时,c (NaOH)=c (HCl )·V (HCl )V (NaOH ),主要分析V (HCl)对c (NaOH)的影响。

①使标准盐酸稀释必然消耗更多的盐酸,即V (HCl)偏大,则c (NaOH)偏大;②使待测碱溶液稀释,滴定时消耗盐酸体积减小,因而c (NaOH)偏小;③将有部分盐酸补满尖嘴,即V (HCl)偏大,则c (NaOH)偏大;④将出现待测液实际量偏小,消耗V (HCl)偏小,则c (NaOH)偏小;⑤将使待测液量增多,滴定时用去标准盐酸的体积增大,则c (NaOH)偏大;⑥将使待测液量减少,滴定时用去标准盐酸的体积减小,则c (NaOH)偏小;⑦将使V (HCl)增大,则c (NaOH)偏大;⑧读取标准HCl 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这样读取的标准HCl 溶液的体积偏小,则c (NaOH)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