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的境界_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_冯友兰

祝同学们新学期:
精神愉快! 身体健康! 学业有成!
大学生修身教育系列 教程——人文教育
主讲人:孙丽凤
与人文素质教育有关的问题
人文教育课程
考核方法
漫画:人文教育的危机
考核方式
• 考核方法:考勤 10分

课堂发言 最少3次 30分

课堂小论文 3次 30分

期末上机考试
30分
• 课程要求:
• 1、期中一到两周时间为实践活动时间,可以以社 团为辅助搞活动。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 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 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二、判断不同的境界
傣 族 的
自 然
泼境
水界

• 一位傻母亲的 爱






得 更 大
功 利
利境
益界








扶 老 人 过
道 德 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的 救 援
天 地 境

天地境界
惊人之无有六: 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 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 不留言。
作者介绍:一代国学宗师
冯友兰(1895-1990),哲学 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 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 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 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 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 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冯友兰和西南联大
介 绍 作 者:
照片上的人,智慧的头脑,深邃的目光, 银白的长须。冯友兰,未名湖畔的学子,留学 美国的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中国 的哲学家,世界哲学智慧天空中的灿星。
• 1、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 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 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 忘记这一点!
• 2、温馨提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 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 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 那种可爱。
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 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 剧与不幸。
• 比较四种境界,自然境界是求本能的 • 善,功利境界是求个体的善,道德境界是 • 求社会的善,天地境界是求宇宙的善。所 • 以,天地境界是至善境界。
现实话题探讨:
思考:生活中人和事如何表 现出不同的人生四境界??
新闻热搜词
• 公款吃喝 3000亿 • 活熊取胆 • 杨善洲植树30年
珍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请看: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学生马家爵残 忍杀害四名同学
某高校一女 生坠楼身亡
截2006年6月底,今年北京各高校共 有14名学子自杀身亡,其中包括一些名 校的在读博士生。据清华大学樊富珉教 授分析,学习压力、精神抑郁、失 恋等, 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评价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
“ ” 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 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李慎之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
——冯友兰
人 生
天地境界
精神
道德境界
哲 学

境 功利境界


自然 务
自然境界
划分标准:觉解
觉解:
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该怎样理解“觉解”?
解释课题 :
关于“境界”,请举实例:
1、人生三境界: 有用山水来谈人生三境界的,它是禅宗开创者
慧能所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
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 2、学生排练情景剧,把学生实践带到课堂中来。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珍爱生命 第五章 艺术审美 第二章 深悟情感 第六章 笃学励志 第三章 公民社会 第七章 践行责任 第四章 敬业乐业
冯友兰
有很多种人!! 人又有很多种活法!!
解题
人生的境界
人生
:人的生命和生活。
境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 (向往)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顿悟)。
(提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 经过三种之境界…… ” )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