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9课 诗词五首(语文版九年级上)PPT课件
第29课 诗词五首(语文版九年级上)PPT课件
17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8
写作背景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 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 子,静静等候……诗人怀一份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 的心境,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 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 ……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 的激荡和静谧之中。
19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灵 秀,又号天乐,南宋后期诗 人,“永嘉四灵”之一。
20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 “雨” “池塘” “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 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 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生活的感慨。
8
名句赏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
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 快、可爱。
9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 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 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13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 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 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 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14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 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 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 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 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 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 伤的情怀。
4
作者简介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 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 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代表作有“三 吏”“三别”等,有《杜工 部集》传世。
5
诗歌内容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 急欲还乡之情。
11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 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 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 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 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 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12
韦应物 ,唐代诗人,长安 人。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高 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 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 后世均有较大影响。韦应物的山 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 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 成一家之体”。
诗词五首
1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1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 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 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 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 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 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 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 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 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22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 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 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 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7
诗歌中心思想
抒发了对官兵胜利的 喜悦 之情,表达了 ___向__往__安__定__生_活_____、 忧国忧民 的思想。
首联中的“涕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
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
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15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 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寄寓了一种向 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16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 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 静。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 ,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收复蓟北,标志看破碎的山河 重新统一。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裳,把诗 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6
颔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 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 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3
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的残余在 河北投降,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当时,杜甫听到 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过着漂 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于是 饱含着激情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诗人真切地描 写了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全诗酣畅淋漓,奔涌直 泻,转折自然,充满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