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盐的综合教案

酸碱盐的综合教案

一、酸碱中和反应知识梳理 1、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酸碱中和反应。

如:→+HCl NaOH + →+422)(SO H OH Ca + →+HCl OH Ca 2)( + →+42SO H NaOH + 2)中和反应的实质盐酸、硫酸等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都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综合反应的实质如下:上图中,HCl会电离出H+ 和Cl- ,而NaOH可以电离出Na+ 和OH- ,然后在HCl和NaOH的混合溶O,NaOH。

液中这些离子重新组合,阴离子+阳离子而得出最终产物:H23)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正常农作物生长在近中性的土壤中,酸性、碱性土壤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综合硫酸厂的污水等2)处理工厂的废水。

比如用熟石灰(Ca(OH)23)用于医药。

比如用含有Al(OH)的药物治疗胃酸(主要成分HCl)过多的胃疼。

32、酸碱度1)酸和酸性区别,碱和碱性的区别酸和碱表示的是一类物质,其中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所谓的酸碱性是根据PH值来定义的,PH大于7的定义为具有碱性,PH小于7的定义为具有酸性,而PH等于7的定义为中性。

除了酸具有酸性外还有一些物质也具有酸性,比如:氯化铁()、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等,同样,除了碱意外,具有碱性的物质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等2)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上图中可以看出:pH=7,溶液呈性PH>7,溶液呈性,pH数字越小性越强。

PH<7,溶液呈性,pH数字越大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 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例题讲解例1、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Na2CO3+2HCl== 2NaCl+H2O+CO2↑ B.2NaOH+H2SO4== Na2SO4+2H2OC.SO2+2NaOH== 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例3、如右图,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

其中A杯中盛有足量浓盐酸,B杯中盛有少量滴有酚酞的NaOH 稀溶液。

问:(1)放置一段时间后,B杯中会有怎样的现象?(2)该现象说明浓盐酸有哪些性质?(只需列举2条性质)巩固训练1、下表所列为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柑桔苹果牛奶玉米粥3.0—4.0 2.9—3.3 6.3—6.6 6.8—8.0A.柑桔B.苹果C.牛奶D.玉米粥2、有一瓶溶液的pH是4.5,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如果要使试管里溶液的pH升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下列各组溶液,pH都小于7的是()A.胃酸和食醋B.食盐水和汽水C.石灰水和肥皂水D.自来水和白糖水4、已知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pH。

试问哪一组溶液相互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A.pH=3 pH=4 B.pH=3 pH=10 C.PH=7 pH=11 D.pH=1 pH=7SO32-、S2-;Mg2+、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水:OH-与H+不能大量共存3、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2)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或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OH-的存在。

(3)能与金属反应产生H2的溶液、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或OH-的存在例题讲解例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浓盐酸的挥发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C.浓硫酸的吸水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例2、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冒出B.盐酸和铁粉反应后溶液呈黄色C.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质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2、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3、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物质本身不是酸的是()A.SO3 B.CaO C.NaOH D.Ca(OH)2三、常见的碱的性质及其应用例1、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苛性钠干燥的是()A.氧气B.氨气C.二氧化碳D.氯化氢例2、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例3、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2()(A) (B) (C) (D)巩固训练1、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已经潮湿,经充分干燥后,该固体的质量()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2、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

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

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

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

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按图示,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同时u形管中。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3、如右图,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

其中A杯中盛有足量浓盐酸,B杯中盛有少量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稀溶液。

问:(1)放置一段时间后,B杯中会有怎样的现象?(2)该现象说明浓盐酸有哪些性质?(只需列举2条性质)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5、在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1)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是。

(2)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3)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碱是。

(4)俗名为烧碱的物质是。

6、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7、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锌粉,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变化情况的是()8、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

(1)6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

A、。

B、。

C、。

D、。

E、。

F、。

(2)上述6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3)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