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2.儿茶酚胺法: 给兔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lmg/24h,时间为 30min。一种方法是先滴15min,休息5min后再滴 15min。另一种方法是每次点滴5min和休息5min, 反复6次。 评价: 持续两周,均可引起主动脉病变,呈现血管 壁中层弱性纤维拉长、劈裂或断裂,病变中出现 坏死及钙化。
tumor)动物模型:
指将动物或人体肿瘤移植同种或异种动物连续传代而培养出 的模型。
诱发性肿瘤模型:
1.
方法: 1) 原位诱发:指将致癌物直接与动物靶组织或靶器官接触而诱发该
组织或器官发生肿瘤,接触方法可通过涂抹、灌注、喂养或埋置 等。
2)
异位诱发:将与致癌物接触后的动物组织或器官埋置于该动物或
另一正常动物皮下而产生的该组织或器官的肿瘤。异位诱发肿瘤 具有易于观察和取材的优点。
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动物模型的评估 1.相似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人类疾病,最好 能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自发性疾病。 2.重复性 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应 是可标准化的,不能重复的动物模型是无法进行应用 研究的。
4.表面活化剂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Troton WRl339 300mg/kg体重。 评价: 给药9h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3~4倍;20h后 雄性大鼠血清胆固醇仍为正常的3-4倍,而雌性大 鼠却为6倍左右。用药后24h左右升脂作用达最高 点,48h左右恢复正常。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最强, 其次是磷脂、游离胆固醇,对胆固醇酯没有影响。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机制: 1. 动物饲料中加入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饲养一定 时间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处逐渐形成粥样硬 化斑块,并出现高血脂症。
2. 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
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抑制药--甲基硫 氧嘧啶或丙基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病变的形成。
造模方法: 1.免疫法:
免疫性肝纤维化产生的机理是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白 蛋白和血清的大分子物质,作为异种抗原进入大鼠体内后, 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抗原再次进人机体后抗原抗体 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抗原的反复、长期 刺激,过量的免疫复合物来不及被清除,沉积于肝脏的血 管壁内外,引起血管炎,造成肝损伤。反复导致肝细胞变 性、坏死,再生,纤维增生等变化,最后发展为肝纤维化、 肝硬化。 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30g左右。取猪血清 0.5ml,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共8次(猪血清的制备:取 新鲜猪血,离心制血清,滤过除菌,分装放低温冰箱备用)。
2.
诱癌物: 放射线局部照射、化学致癌物(烷化剂、亚硝胺类、芳香胺 类)、生物毒素(黄曲酶毒素)、细菌(幽门螺杆菌)、肿瘤病毒 感染。
1.
举例: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小鼠肺癌: 采用小鼠皮下注射1%DEN水溶液,每周一次,(每次 剂量为56mg/kg体重,总剂量为868mg)。观察时间为 100d左右。此模型诱发率约40%。若将DEN总剂量增到 1176mg时,半年诱发率可达90%以上。 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 用l%OAAT苯溶液涂于动物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1次, 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7个月以上诱发肝肿瘤约55%。 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 在大鼠饲料中加入黄曲霉素,含0.011-0.015ppm,喂 养6个月,诱发率达80%。
3.可靠性 复制的动物模型应力求可靠地反映人类疾病,即 可特异地反映该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 同时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受一系 列检测(如心电图、临床生理、生化指标检验、病理切 片等)得以证实。
4.适用性和可控性 设计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尽量考虑在今后 临床能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便于开展研 究工作。 5.易行性和经济性 复制动物模型设计,应尽量做到方法容易执行和 合乎经济原则。
优点: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排除了人为的 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病很 相似。
缺点:来源比较困难,种类有限。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 (Negative animal model): 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从而 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天然的抵抗力 的动物模型。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Biomedical animal model): 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 似表现的疾病模型。
第四节 呼吸、消化疾病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模型概述: 1. 任何可引起肝损伤的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 均可产生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和纤 维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 2. 已有化学性损伤、免疫性、生物学、酒精性和营养 性肝纤维化模型。每种方法因致病因素不同,给药 途径不同,产生肝硬化的机理、纤维化出现早晚、 稳定性、出现率、重复性及机体自然患病过程相似 程度等都不尽相同。
物理因素 :机械损伤、放射线损伤、气压、手术 化学因素 :化学药致癌、化学毒物中毒、强酸强碱烧 伤、某种有机成分的增加或减少导致营养 性疾病等。 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素等 。 复合因素 :
2.自发性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在自然条件下动物自然 发生、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 模型。
评价:对喂饲胆固醇非常敏感,在短期内便能出现明显的病
变。因为兔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率可高达75%~90%,对高 血脂的清除能力低(静脉注射胆固醇后,高脂血症可持续3~4 天)。 但兔作模型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血源性泡沫细胞增多, 且病变分布与人的病变也有差异。
4.大鼠: 配方一饲料(1%-4%胆固醇、10%猪油,0.2% 甲基硫氧嘧啶、89%-86%基础饲料),喂服7~10天。 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配方二饲料(10%蛋黄粉、5%猪油、0.5%胆 盐、85%基础饲料),喂服7天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评价: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相近。所形 成的病理改变与人早期者相似,不易形成似人体的 后期病变,较易形成血栓。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人类疾病动模型评估及分类 肿瘤疾病动物模型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呼吸、消化疾病动物模型 内分泌、营养疾病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骨骼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第一节 人类疾病动模型评估及分类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2.
1.
评价: 同时接种同样量的瘤细胞,生长速度较一致,个体 差异较小。 接种成活率近100%。
2.
3. 对宿主影响相类似。
4. 可连续传代,试验周期短,条件易于控制。
5. 主要问题是宿主对移植物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 模型 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 模型
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方法: 1.免疫法: 将大鼠主动脉匀浆给兔注射,可引起血胆固 醇、β —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升高。给兔注射马血清 10ml/kg/次,共4次,每次间隔17天。 评价: 动脉内膜损伤率为88%,冠状动脉亦有粥样硬 化的病变,若同时给予高胆固醇饲料,病变更加明显。
第二节 肿瘤疾病动物模型
分类:
1. 自发性肿瘤(spontaneous
tumor )动物模型:
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发生 的肿瘤所形成的模型。
2.
诱发性肿瘤(induced
tumor)动物模型:
是使用致癌因素在实验条件下诱发动物发生肿瘤的动物模型。
3.
移植性肿瘤(transplant
2.
3.
注意: 1. 必须适当选择:致瘤方法、动物种系、致癌物种类 与溶剂、给药剂量与途径及观察时间等尽量简便可 行,有较好的重复性,并有利于与人肿瘤比较。 2. 方法和种系应对所用致瘤物敏感。 3. 致癌物的剂量应能保证动物存活率较高、诱发期较 短而又可诱发较高频率的肿瘤.
1.
移植性肿瘤模型: 方法: 实体瘤移植: 肿瘤细胞皮下接种——7-10d处死荷瘤动 物——选择生长良好、无坏死液化的瘤组织—— 2-3mm3+生理盐水或其它营养液——无菌套管 针抽吸——接种同种受体动物右前腋窝皮下。 腹水瘤移植: 肿瘤细胞皮下接种——7-10d处死荷瘤动物— —取腹水——含葡萄糖平衡盐水稀释至适当浓度— —腹腔注射(腹水瘤)或皮下注射(实体瘤)。
造模方法: 1.小型猪:
选用Gottigen系小型猪较为理想,用1%~2%高脂食物饲 喂6个月即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评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及分布都与人类近似。 2.猴:
选用3.5~10.5kg,3~6岁的恒河猴饲喂高脂饲料(50%麦 粉、8%玉米粉、8%麦麸、1%胆固醇、8%蛋黄、8%猪油、 17%白糖及适量的小苏打和食盐)。1个月后造成猴的实验性高 血脂症。血清胆固醇较正常时升高3.1~3.2倍。
6.鸡: 4~8周的莱克亨鸡,在饲料中加入1%-2%胆固 醇或15%蛋黄粉,再加5%~10%猪油,经过6~10 周,血胆固醇即升至1000mg%~4000mg%,胸主动 脉斑块发生率达100%。 评价:鸡为杂食动物,仅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 就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发生较快,在斑 块中有时伴有钙化和形成溃疡。
二、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复合的致 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 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 为人工诱发出特定的疾病动物模型。
猪血清模型与白蛋白模型相比 指标 猪血清模型 白蛋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