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管类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PPT课件

经管类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PPT课件


11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国家审计: 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希腊和古
埃及等国家出现国家审计的萌芽,政府设有 官厅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以“听证”的方式 进行审计。
2、内部审计: 中世纪,西方国家出现内部审计,如寺
院审计、庄园审计、宫廷审计等。20世纪40 年代,美国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后发展 成国际组织
12
3、民间审计: 最早产生于英国,1720 年查尔斯•斯内尔审
查南海公司破产案,从此审计正式走向民间。
18~19世纪中叶,采用详细审计(英国式审计) 20世纪初,创立资产负债表审计(美国式审 计)——以损益标为中心的财务报表审计。 1953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 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10
2、民间审计:定义
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 程》,我国最早的会计师法规。谢霖先 生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第一位注 册会计师。
1981年,上海成立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1994年1月1日实施《注册会计师法》
3、内部审计
产生于西周初期,“司会”是我国内部
审计的萌芽。
1984年,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观基础 经济监督导致审计行为发生
8
2、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国家审计: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 民间审记:股份公司的兴起,使两权进一步
分离
内部审计:内部分权制的出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同样存
在两权分离,也需要审计) 两权分离或经营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9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6
4、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两者彼此渗透、融会 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区别:
产生的基础不同:经济管理;经济监督 职能不同:核算、监督;监督、鉴证、评价 方法不同:7种、9种 工作程序不同:凭证—账簿—报表
准备—实施—报告
7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1、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
18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国家审计(政府审计)
审计主体
内部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 民间审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基本 分类 审计的内
容和目的
财政财务审计:定义 财经法纪审计 :定义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定义
与被审计单 外部审计:强制、任意 位的关系分 内部审计
19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审计方法:是指完成审计任务 ,实现审计目 标的手段。
完整的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审计的基本方法和 技术方法。 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必须服从于审计目标 必须服从于审计方式 必须适用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21
一、基本方法: 就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编
写审计计划——收集审计证据——选用 审计标准——对比分析评价——提出审 计报告。是一种程序性的方法。
1、按审计范围分: 全部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
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
3、按审计执行地点分: 就地审计:驻在审计、专程审计、巡回审计 送达审计:
4、按审计动机分: 强制审计:国家、部门审计 任意审计:民间审计
5、按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 预告审计、突击审计
20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关经济活动 审计的实施:依据、目标、职能、目的、性质
4
2、审计关系人: 审计人:(第一关系人) 被审计人:(第二关系人) 审计委托人:(第三关系人)
审计 关系
被审计人
经济 责任 关系
审计人
委托关系
审计委托人
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 计关系
5
3、审计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审计的本质特征 表现在:机构独立、人员独立 工作独立、 经济独立 权威性:来自于两个方面: 法律赋予的权威 自身工作树立的权威 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1
《审计学原理》
考试题型: 1、单选:15 2、多选:15 3、判断:15 4、简答:20 5、实务题:35
2
第一章 总论
要求: 1、识记:审计的概念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领会: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审计的职能
3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概念 1、审计定义:p2
审计定义揭示了: 审计的主体:审计人(专职机构和人员) 审计的客体:被审计人 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及有
1887年创立“美国公共会计师谢会”后该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谢会”,成为当今最大的会 计团体
13
第三节 审计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对象 1、定义:P17 2、具体内容:
①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 关的经济活动;
②被审计单位的各种提供财政、财务 收支状况及其有 关经济活动信息的载体;
③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14
二、审计目的
1、定义:指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护财经法纪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促进廉政建设 ⑤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不同种类的审计,目的也不同:国家、
民间、内部)
15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任务
一、审计职能 1、 定义:P19 2、职能:
经济监督:(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经济评价: 经济鉴证:(审计公正) 3、三者关系:经济监督是基础,经济 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的演进和发 展
22
二、技术方法
顺查法(正查法)
审查书面 逆查法(倒查法)
资料的方法 详查法

抽查法:任意、判断、统计抽样

审阅法:凭证、账簿、报表、其他P39

核对法:证证、账证、账账、表表、

账表、表表
查询法:询问法、函证法(肯定否定)
1、国家审计:定义 周朝:我国审计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的
“宰夫”,标志着我国审计的萌芽 秦、汉:设“御史大夫”,沿袭“上计制
度”(是我国最早的审计监督制度) 宋代:专设“审计司”,是我国审计的正
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成为财政监督的 专用名词
新中国:1983 年9月审计署成立 1995年1月1日实施《审计法》
16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揭露损失浪费 揭露贪污舞弊 揭露失职渎职
2、促进性作用: 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切实履行;
促进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 促进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常保障;
促进经营管理的完善; 促进廉政建设 促进宏观调控;
17
第二章 审计分类与方法
要求: 1、识记 审计的分类 2、应用 审计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