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权威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权威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目录
[隐藏]
1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概述
2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内

3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类

4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

[编辑]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概述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优劣、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它是由一系列综合反映长期投资的效益和项目投入产出关系的量化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编辑]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内容
可用于财务评价的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较多,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借款偿还期、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必须说明的是,尽管上述指标中有一些指标的名称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或企业实际财务考核指标相同, 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投资利润率等,但由于项目投资
决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指标在计算口径方面有可能存在差别。

仅以利润为例,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往往假定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口径一致,数额相等。

这是因为决策使用的数据大多为长期预测估算指标,既不可能又无必要计算得十分精确。

不能设想事先把多年以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净收益或以前年度利润调整事项估算出来。

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财务指标。

另外,有些指标是基于特定投资主体立场而设计的,如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的反映偿债能力的借款偿还期指标、体现国家投资主体立场的投资利税率指标和体现所有者投资主体立场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它们与从企业全投资主体立场设计的其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编辑]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类型
(1)按指标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类
非折现评价指标: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又称为静态指标,包括: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折现评价指标: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又称为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2)按指标的性质不同分类
正指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指标。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属于正指标。

反指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越小越好的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本身的数量特征不同分类
绝对量:指标是指以绝对量形式表现的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属于绝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是指以想对量形式表现的指标。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属于相对量指标。

(4)按指标在决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分类
主要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

次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

辅助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和原始投资回收率为辅助指标。

[编辑]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一般说来,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确保财务可行性的原则
(3)分清主次指标的原则
(4)讲求效益的原则
2、对于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评价,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质指数;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包括建设期在内的静态回收期。

3、对于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可以通过比较净现值的大小,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等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例: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00万元,有A,B,C,D四个互相排斥的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

要求:评价每一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并按净现值法进行比较决策.
解: ∵ A,B,C,D每个备选方案的NPV均大于零,
∴ 这些方案均具有财务可行性
又∵ > > >
∴ A方案最优,其次为C方案,再次为D方案,最差为B方案
得出:所有方案均具有财务可行性,其中A方案最优.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重定向自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dynamic investment pay-back period)
[编辑]
什么是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抵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即:动态投资回收期是项目从投资开始起,到累计折现现金流量等于0时所需的时间。

求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也要与行业标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或行业平均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低于相应的标准认为项目可行。

投资者一般都十分关心投资的回收速度,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都希望越早收回投资越好。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常用的经济评价指标。

动态投资回收期弥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缺点,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编辑]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表达式为:
式中,i c为基准收益率;P t是需要计算的投资回收期,也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P t=(累计折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年累计折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的折
现值设基准动态回收期为P c,如果P t小于P c,则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投资回收期是反映项目在财务上偿还能力的重要经济指标,除特别强调项目偿还能力的情况外,一般只作为方案选择的辅助指标。

例:某项目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基准收益率i c = 10%,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P c = 8年,试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

解:根据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计算各年累积折现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累积折现值为零的年限。

P t=(累计折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年累计折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 6-1+=年
由于P t小于P c(8年),该项目通过了本指标的检验。

本指标除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外,还具有静态投资回收期的同样特征,通常只宜用于辅助评价。

[编辑]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克服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缺陷,因而优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但它仍然具有主观性,同样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净现金流量。

当未来年份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时,动态投资回收期可能变得无效,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投资回收期限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指标。

学术之窗】项目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二重分析和
决策模型探讨
与其他财务活动比较,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变现难、金额多、回报高等特点。

因此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需要充分调查市场,慎重确定投资方向;科学评价项目,全面论证投资效益;足额筹措资金,确保及时执行投资;及时反馈进程,努力控制投资风险。

其中,科学评价项目、全面论证投资效益既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点,也是难点。

笔者拟构建现金流量二重分析模型和现金流量二重分析决策模型,试图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项目投资效益,促进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

一、现金流量二重分析和决策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项目投资寿命期内的现金流量,可以先将项目投资分为三个阶段,即建设期、营业期和清算期。

相应地项目投资的现金流动也可以分为建设期现金流量、营业期现金流量和清算期现金流量三个部分。

实践中可能有边建设边生产或者边生产边清理的混合期,这时可根据现金流动的性质,将其现金流动分解到建设期、营业期或清算期。

建设期现金流量是指项目投资伊始直到项目竣工投产期间发生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垫支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处理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引起的所得税调整等。

营业期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生产经营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营业收入、付现成本和企业所得税。

营业现金流量的计算通常有三种方法: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根据年末税后净利润倒推计算、根据所得税对现金流入、流出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前两种计算方法均涉及项目利润,比较适合计算已经投产的项目的现金流量,即会计现金流量。

而项目投资预测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算,即计算财务现金流量,这种预测通常从收入入手,再推算相应的付现成本、折旧和摊销等,最后再计算利润,所以比较适合用第三种方法计算。

清算期现金流量是项目清理期间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的残值变现、垫支在流动资产上的现金收回以及上述经济业务可能引起的所得税调整等。

1.每年折旧=SLN(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项目年限)=SLN(500,5,10)=(百万元)。

2.每年无形资产摊销=SLN(无形资产价值,预计残值,预计摊销年限)=SLN(50,0,10)=5(百万元)。

3.项目净现值=NPV(资金成本率,项目现金流系列)=NPV(7%,,,,,,,,,,,,)-450=(百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年年初投入的现金450百万元就是现值,不用折现。

4.内含报酬率函数IRR(项目现金流系列)=IRR(-450,,,,,,,,,,,,)=%。

5.净现值率=NPV(资金成本率,项目现金流系列)/|NPV(资金成本率,项目原始投资现金流系列)|=|NPV(7%,,)-450|=%。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责任编辑周愈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