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浅谈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浅谈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作者:崔红敏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3期
[摘要] 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发生频率低、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

这也就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关键词] 评价指标折现指标非折现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前两个指标是非折现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四个指标是折现指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资金时间价值。

一、非折现指标
1.投资收益率。

按照这种方法,如果某方案的投资收益率低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方案为不可行方案,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越高越好。

投资收益率=
2.静态投资回收期。

(1)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2)经营期净现金流量不等时
包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M+
式中:M为现金流量累计由负变正的头一年。

投资回收期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
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也不难。

二、非折现指标
1.净现值。

决策标准是净现值大于零或等于零,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则方案不可性;如果几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同,且净现值大于零,那么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以行
业平均收益率ic作为项目折现率。

一般方法:净现值(NPV)=
2.特殊方法。

(1)当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1年~n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公式:
NPV=NCF0+NCFl~n(P/A,ic,
(2)当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不含回收额)相等,但终结点第n年有回收额R。

公式:NPV=NCF0+NCF1~(n-1)(P/A,ic,n-1)+NCFn(P/F,ic,n)
(3)若建设期为S,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投产后(S+1)年~n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公式:
NPV=NCF0+NCF(s+1)~n〔(P/A,ic,n)-(P/A,ic,s)〕或=NCF0+NCF(s+1)~n·(P/A,ic,n-s)·(P/F,ic,
(4)若建设期为S,全部投资在建设期内分次投入,投产(S+1)年~n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公式:
NPV=NCF0+NCF1·(P/F,ic,1)+…+NCFs·(P/F,ic,s)+
NCF(s+l)~n·〔(P/A,ie,n)-(P/A,ic,s)〕
净现值优点是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

但不能直接用于投资额或项目计算期不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3.净现值率。

如果某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大于或等于零,就可以断定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反之,就可断定该方案不可行。

净现值率=
4.获利指数。

决策标准是:如果投资方案的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该方案为可行方案;如果投资方案的获利指数小于1,该方案为不可行方案;如果几个方案的获利指数均大于1,那么获利指数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5.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按照这种方法,只要内部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投资项目就是可取的。

一般方法:(1)先估计一下折现率r1并以此率计算NPV1并进行下面的判断。

(2)若NPV1=0,则IRR=r1计算结束;若NPV1>0,则IRR>r1。

该指标优点是非常注重资金时间价值,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且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但该指标计算麻烦,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IRR出现,或偏高或偏低。

三、非折现指标和折现指标的比较
1.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说明投资回收的时间,但不能说明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

投资回收后有无收益及收益多少却无法揭示,从而造成决策失败。

2.投资利润率指标以相对数弥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第一个缺点,无法弥补由于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而产生的第二个缺点,仍然可能造成决策失败。

3.折现评价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弥补了非折现评价指标的缺点。

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
当NPV>0时,NPVR>0,PI>1,IRR>ic
当NPV=0时,NPVR=0, PI=1,IRR= ic
当NPV<0时,NPVR<0,PI<1,IRR<ic
这些指标都会受到建设期长短、投资方式,以及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之,折现指标和非折现指标各有利弊,在应用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的优势和不足,但是,当非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和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以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