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写到边框外不能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数列{a n}为等比数列,S n是它的前n项和,若a2•a3=2a1,且a4与2a7的等差中项为,则S5=()12123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b (a﹣a)=().ABC∆o60A=,a=b=B等于()A. o45B.o135 C.o45或o13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C..塔M原来在轮船的北偏东10°方向上.经过40分钟,轮船与灯塔的距离是浬,则灯塔和轮船原来的距离为()食,他们共购进粮食两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食10000元,在两次统计中,购粮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A.甲B.乙C.一样低D.不确定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na9101920(0),a a a a a a b+=≠+=99100a a+=A.109baB.9()baC.98baD.10()ba10.在有穷数列{a n}中,S n是{a n}的前n项和,若把称为数列{a n}的“优化和”,现有一个共2009项的数列{a n}:a1,a2,a3,…,a2009,若其“优化和”为2010,则有2010项的数列1,a1,a2,a3,…,a2009的“优化和”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ccosB,且b=csinA,那么△ABC的形状是12.已知{}n a的前项之和21nnS=+,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13.若不等式022>++bxax的解集是⎪⎭⎫⎝⎛-31,21,则ba+的值为________。

14.已知数列{ an}满足条件a1= –2 , an + 1=2 +nna1a2-, 则a5=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②若报出的是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当第30个数被报出时,五位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等差数列{a n }中,a 4=10且a 3,a 6,a 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前20项的和S 20.17.如图,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A 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m 后,又从点B 测得斜度为45°,假设建筑物高50m ,设山对于地平面的斜度θ,求cosθ的值. 18.若S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24,,S S S 成等比数列。

(1)求等比数列124,,S S S 的公比;(2)若24S =,求{}n a 的通项公式; (3)设13+=n n n a a b ,n T 是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使得20n m T <对所有n 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

19.若不等式04)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试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已知△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cos C +12c =b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1,求△ABC 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21. 已知二次函数2()f x ax bx =+满足条件: ① (0)(1)f f =; ② ()f x 的最小值为18-. (Ⅰ)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Ⅱ)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积为n T , 且()45f n n T ⎛⎫=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Ⅲ) 在(2)的条件下, 若5()n f a 是n b 与n a 的等差中项, 试问数列{}n b 中第几项的值最小? 求出这个最小值.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若a 2•a 3=2a 1,且a 4与2a 7的等差中项为,则S 5=( )=2³,====又∵12123.解:由题得, A. o 45 B.o 135 C.o 45或o 13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选 A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 .C .D .b=a ,=塔M 原来在轮船的北偏东10°方向上.经过40分钟,轮船与灯塔的距离浬OA=AB=(食,他们共购进粮食两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食10000元,在两次统计中,购粮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低 D.不确定 答案 B 8.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2=bc ,sinC=2sinB c=2bc ={}n a 9101920(0),a a a a a a b +=≠+=99100a a +=A .109b a B .9()b a C .98b aD .10()b a解答:101920910a a b q a a a +==+,90109999100910()()a a b q q a a a+===+,99991009108()()b b a a a a a a +=+=故选C10.在有穷数列{a n }中,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若把称为数列{a n }的“优化和”,现有一个共2009项的数列{a n }:a 1,a 2,a 3,…,a 2009,若其“优化和”为2010,则有2010项的数列1,a 1,a 2,a 3,…,a 2009的“优解:∵∴11.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ccosB ,且b=csinA ,那么△ABC 的形状是解:由余弦定理得:a=c•⇒,所以b=c•=a n a 21n n S =+ 解:当n=1时,111213a S ==+=当n ≥2时,111(21)(21)2nn n n n n a S S ---=-=+-+= ∵21-1=1≠3,∴13(1)2(2)n n n a n -=⎧=⎨≥⎩13.若不等式022>++bx ax 的解集是⎪⎭⎫ ⎝⎛-31,21,则b 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4-14.已知数列{ a n }满足条件a 1 = –2 , a n + 1 =2 +nn a 1a 2-, 则a 5 =答案:107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 ②若报出的是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当第30个数被报出时,五位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 .解:这个数列的变化规律是:从第三个数开始递增,且是前两项之和,那么有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分别除以3得余数分别是1、1、2、0、2、2、1、0、1、1、2、0、2、2、1、0……由此可见余数的变化规律是按1、1、2、0、2、2、1、0循环,周期是8.在这一个周期内第四个数和第八个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在三个周期内共有6个报出的数是三的倍数,后面6个报出的数中余数是1、1、2、0、2、2,只有一个是3的倍数,故3的倍数总共有7个,也就是说拍手的总次数为7次.三、解答题 16.等差数列{a n }中,a 4=10且a 3,a 6,a 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前20项的和S 20.于是=20³7+190=330.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m 后,又从点B 测得斜度为45°,假设建筑物高50m ,设山对于地平面的斜度θ,求cos θ的值.∴由正弦定理得:=,³﹣³=,∴由正弦定理得:=,==﹣n n a 124,,S S S (1)求等比数列124,,S S S 的公比; (2)若24S =,求{}n a 的通项公式;(3)设13+=n n n a a b ,n T 是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使得20n m T <对所有n 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

解:∵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112141,2,46S a S a d S a d ==+=+,∵S 1,S 2,S 4成等比数列, ∴ S 1²S 4 =S 22∴ 2111(46)(2)a a d a d +=+,∴212a d d = ∵公差d 不等于0,∴12d a =(1)211144S a q S a === (2)∵S 2 =4,∴124a d +=,又12d a =,∴11,2a d ==, ∴21n a n =-。

(3)∵3311()(21)(21)22121n b n n n n ==--+-+ ∴3111[(1)()2335n T =-+-+…11()]2121n n +--+313(1)2212n =-<+ 要使20n m T <对所有n ∈N*恒成立,∴3202m ≥,30m ≥,∵m ∈N*, ∴m 的最小值为30。

19.若不等式04)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试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当2=a 时,原不等式变形为04<-,恒成立, 即2=a 满足条件;当 2≠a 时,要使不等式04)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必须02<-a 0)2(44)2(42<-⨯+-=∆a a 2<a22<<-a ,解得,22<<-a .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22≤<-a .20.已知△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cos C +12c =b . (1)求角A 的大小; (2)若a =1,求△ABC 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解:(1)由a cos C +12c =b 和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C +12sin C =sin B ,又sin B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12sin C =cos A sin C ,∵sin C ≠0,∴cos A =12,∵0<A <π,∴A =π3.(2)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23sin B ,c =a sin C sin A =23sin C , 则l =a +b +c =1+23(sin B +sin C )=1+23[sin B +sin(A +B )]=1+2(32sin B +12cos B )=1+2sin(B +π6). ∵A =π3,∴B ∈(0,2π3),∴B +π6∈(π6,5π6),∴sin(B +π6)∈(12,1],∴△ABC 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为(2,3]. 21. 已知二次函数2()f x ax bx =+满足条件: ① (0)(1)f f =; ② ()f x 的最小值为18-. (Ⅰ)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Ⅱ)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积为n T , 且()45f n n T ⎛⎫=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Ⅲ) 在(2)的条件下, 若5()n f a 是n b 与n a 的等差中项, 试问数列{}n b 中第几项的值最小? 求出这个最小值.解: (Ⅰ)题知: 200148a b a b a⎧⎪+=⎪⎪>⎨⎪⎪-=-⎪⎩ , 解得1212a b ⎧=⎪⎪⎨⎪=-⎪⎩ , 故211()22f x x x =-. (Ⅱ)221245n n n n T a a a -⎛⎫== ⎪⎝⎭, 2(1)(1)211214(2)5n n n n T a a a n -----⎛⎫==≥ ⎪⎝⎭,114(2)5n n n n T a n T --⎛⎫∴==≥ ⎪⎝⎭, 又111a T ==满足上式. 所以14()5n n a n N -*⎛⎫=∈ ⎪⎝⎭.(3) 若5()n f a 是n b 与n a 的等差中项, 则25()n n n f a b a ⨯=+,从而21110()22n n n n a a b a -=+, 得2239565()55n n n n b a a a =-=--.因为14()5n n a n N -*⎛⎫=∈ ⎪⎝⎭是n 的减函数, 所以当35n a ≥, 即3()n n N *≤∈时, n b 随n 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最小值为3b ;当35n a <, 即4()n n N *≥∈时, n b 随n 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最小值为4b .又343355a a -<-, 所以34b b <, 即数列{}n b 中3b 最小, 且2223442245655125b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