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评价
Section1 食品样品收集和标签解读
Chapter1 食品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1、总体和样品 2、食品抽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纯随机抽样 类型抽样 等距抽样 整群抽样 定比例抽样 抽样以“代表性”强为目的!
Chapter2 食品的取样和处理
1、取样的基本要求:
采样 混合 处理 缩分
22类1500种(世界现在有4000多种)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
防腐 食品添加剂最主要功能之一,主要用于防止各种 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在储存、流通过程中因微生 物繁殖而引起的变质、提高保存期,延长食用价值。 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调节酸度 利用一些酸碱物质来调节食品的酸度,改善食品 味道。如:柠檬酸、苹果酸、磷酸; 抗氧化 防止或降低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过程中和空 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作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延 长储存期,降低营养价值损失,改善风味和颜色劣 变。如:异抗坏血酸钠;
Chapter4 食品营养评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食物:供人类或动物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 酸性食物(成酸食物)和碱性食物(成碱食 物); 没有一种食物是万能的!
食物营养学
食物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 涉及的内容有:食物的营养素和功能成分的 含量分布、食物的营养特点和应用价值、食 物强化或加工对食物品质的影响、食物营养 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等; 食物营养学是营养师工作的基础!
NRV(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营 养素参考值:是食品营养标签上比较食品营养成 份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 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营养素参考值是依据我国居 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 量(AI)制定的。 国际组织和各国都基本有自己国家的NRV 我国NRV的制定也是与世界接轨的。
改善色泽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氧化、褪色、变色,产生不 洁或不愉快的感觉,因此可以通过抗氧化剂、着色剂、 发色剂、漂白剂等改善食品色泽。如:亚硫酸钠、亚 硝酸钠、胭脂红; 膨松 使食品以形成多孔酥松组织,体积变大,酥脆可口。 如:碳酸氢钠、明矾; 保湿 防止食品在储存期间因水分损失而导致干缩、变硬; 增强和补充营养成分 强化补充食品中营养成分,是营养更丰富合理。
根据营养素%NRV判断食品的营养特征 根据实际情况可按每份食品营养素含量计算
Step4 营养标签评价
实例分析:金龙鱼玉米油(5升装)
能量 3700kJ
蛋白质 脂肪 饱和脂肪 不饱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 胆固醇 钠 维生素E
0g 100g 15g 85g 0g 0mg 0mg 20mg
一个爱吃零食女孩的减肥计划
三、食品标签和配料解读
食品标签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 的描述。通过食品标签,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的基 本来源、属性和营养含量、安全食用期限等基本信 息; 食品配料表 食品标签上的重要内容,是指在食品制造或加工 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 于食品中的主要原料或辅料物质,如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营养标签上为什么要用NRV,而不是DRIs?
DRIs的全称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 (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 耐受最高摄入量(UL)。由于各项参考值的制定都是根 据性别、年龄、体力活动水平等等而来,是用来指导 “膳食“的而不是一个食品,而且其数值较多,应用起 来比较复杂; 而NRV是以DRIs为依据制定的,专门用于食品营养标签, 可以方便企业应用和消费者的比较和选择。
检验样品 平均样品 复检样品 保留样品
待检样品
检样
原始样品
2、取样方法
四分法 几何法
3、食品样品预处理
有机物破坏法:包括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 蒸馏法:包括常压、减压、水蒸汽蒸馏法; 溶剂提取法:浸泡法、溶剂萃取法; 盐析法:向溶液中加入无机盐,使溶质从溶液中沉淀 析出; 化学分离法:磺化及皂化法、沉淀法、掩蔽法; 色谱分离法: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可分为吸附、 分配、离子交换色谱; 浓缩:常压浓缩、减压浓缩
2007年12月中国卫 生部发布《食品营 养标签管理规范》, 该规范于2008年5 月1日起强制执行;
3、营养素含量及其标示
绝对数值-单位食品(每100g、100mL、每份)或每食 用份食品种提供的营养素种类和含量; 相对数值-单位食品中营养素参考值(NRVs)的百分比;
什么是NRV,它有什么意义?
读食品标签。。。
四、 营养标签解读
“无糖”食品中真的不含糖吗? 一瓶酸奶和一瓶果汁相比哪个热量更高? 一瓶可乐的能量有多高?(10gCar/100ML)
核心营养素:在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时, 会将营养素分为必须标示、可选择标示的两 种,因此强调必须标注的营养素的重要性, 命名为核心营养素,一般来说,核心营养素 应该是对本国最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营养素。 我国规定4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钠。美国规定15种,澳大利亚规定6种;
1、食品标签标准
预包装食品: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容器:将食品完全或部分包装,以作为交货单元的任何包装形式, 也包括包装纸;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 (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 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 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 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销售; 固形物: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中的固体部分,不包括可溶 性固形物。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物或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 的营养价值。但不包括污染物、残留农药。 主要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按其来源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以微生物的代 谢产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 如:Vc、淀粉糖浆、植物色素等;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人工合成得到的添加剂。 如人工合成色素、糖精钠;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 品添加剂。
同一种添加剂可能有多种功能,同一功能可 能有多种添加剂支持。如:亚硝酸钠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要求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主要有:饮料类(果汁饮料、 碳酸饮料)、焙烤类食品(面包、饼干、糕点等)、 卤制品类(熟肉类、酱菜等)、调味品类、方便食 品类(方便面、膨化食品等)、其它(面粉、食用 油等); 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对人体无害,大多数合成添加 剂对人体有毒性,致癌物。要控制加入量; 关于人体每天允许食用量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For Man )值,可查阅标准。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 味,对原料至成品的 保质保鲜,对提高食 品的营养价值,对新产品的开发、对食品加 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 食品添加 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
Step2 阅读食品标签的净含量
3. 营养标签解读 食物份量:包装重量 g, 每个包装份数 每份重量 g
Step3 对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明确营养素含量的表达单位(100g、100ml、 包、粒、份) 逐一阅读营养成分数据,记录 对能量和三大能源物质功能进行计算和评估
(1)计算三大物质提供的能量值
1、食品营养标签的基本构成
食品营养标签由营养成分(基本信息)和附 加营养信息两部分组成; 营养成分标示是一个标准化的食品营养成分 表,直接以数据形式显示某一食品中所含有 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
附加营养信息是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以便增加 消费者对食物营养价值的理解。主要包括营养声称 和健康声称; 营养声称是指以文字形式对食品的营养特性做出的 描述、建议或暗示。主要包括: 营养素含量声称: 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 “含有”、“高”、“低”或“无” 等(如牛奶是钙的来源、低脂奶、高膳食纤维饼干 等);
比较声称: 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 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 “增加”和“减少”等。所声称的能量或营 养成分含量差异必须 ≥ 25%(如普通奶粉 可作为脱脂奶粉的基准食品;普通酱油可作 为强化铁酱油的基准食品等); 功能声称; 减少疾病危险的声称
2、相关标准和法规
一些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添加的限量
添加剂名称 NaNO2 NaNO3 SO2 苯甲酸 山梨酸 EDTA 食品 午餐肉 午餐肉 白糖 干酪制品 果汁类 果汁类 加入限量(mg/kg) 125 <500 20 1000 600 250
主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剂量,见书P240~243,表4-12
食品添加剂的优点:
1、食品标签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是 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用于预包装食品 的术语、相关法规、基本要求、强制标示内容 和非强制标示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
强制标示内容 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 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商的名 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等; 食品配料清单应按配料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 列;净含量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剂量单 位构成,与食品名称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 一展示版面;清晰标示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 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