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晨读材料》030
主备:师春雪辅备:谢宽审核:高一语文组
早安,新的一天。
读书的时候偷懒,考试的时候,你只能对着默写题生闷气。
上学的时候偷懒,同学们一个个念名校、入名企的时候,你又只能在深更半夜里抱怨怀才不遇。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新的一天,大声背吧,加油!
一、高考常考近义词积累
1、暴发·爆发
暴发:强调突然性,适用范围较窄,经常与大水、洪水、山洪等同水有关的词语搭配。
若用于人,则多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或得势。
爆发:强调爆炸性,使用范围较广,经常与革命、战争、运动、起义、危机、掌声、欢呼声等词语搭配;用于自然物,则多与火光、火山等同火有关的词语搭配2、反映·反应
前者指反照,或把有关情况、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后者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例如:“反映情况”、“反应迅速”。
3、功夫·工夫
前者一般指本领、造诣;后者也可用于前者的意思,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例如:“功夫很深”、“闲工夫”。
二、每日一成语
萍水相逢
少年时代的王勃已经显露出高超的才华。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文章写得好而出名,初称为“初唐四杰”,也并称为“王杨卢骆”。
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王勃的代表作品。
滕王阁的故址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
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修建此阁。
以后多次修建,后被焚毁。
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今越南境内)看望父亲,父亲被贬,任交趾县官。
王勃路经洪都(今江西南昌市)时,洪州牧阎伯屿刚刚修好滕王阁,重阳节在滕王阁宴请宾客。
出席宴会的有江南学者名流一百余人,王勃也应邀参加。
在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大家为滕王阁作序。
其实,他已事先让他的女婿吴子章准备好了文章,并想趁此机会炫耀一番。
其他宾客事先知道此事都婉言推辞,而王勃却欣然提笔,挥毫疾书,很快就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佳作《滕王阁序》。
顿时,轰动了在场宾客,阎伯屿也深表钦佩,认为王勃才气横溢,远比自己的女婿高明。
“萍水相逢”这句成语由此而来。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释义]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偶然聚集在一处。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是随风飘浮、聚散不定的一种蕨类植物
三、诗词赏析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提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赏析]这首词是写渴盼心中佳人而不得见的孤寂和由此而来的幽恨清愁之作。
上阙写目送佳人翩然而去且不知其去处的惆怅之情;下阙写因佳人离去而引起的纷乱的愁绪。
她那轻盈的脚步不曾踏上通往横塘的小路,我只能痴痴凝望着她翩翩而去的身影,还有她所过之处扬起的轻尘。
这样美好的年华,她正与谁一起共度?我想,在那如水的月光下,弯弯的小桥旁,有一座花草簇拥的小院,那雕花的窗户,朱漆的门里,一定是她的住处了。
但只有春天才可确切地知晓她的居处。
在长满香草的岸边,我望着暮色中在天边轻轻浮动的流云,拿起彩笔,写下令人柔肠寸断的诗句。
若问我这闲愁有几多?恐怕就像那河边满地茫茫的芳草,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像那黄梅时节绵绵无尽的细雨。
全词意境平常,而语句清新。
尤其是结尾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不但写景如画,而且比喻新颖,将无迹可求的、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转化为可见、可闻且可信的事物,而且所写之景,鲜明且多样化,给人一种此愁简直充塞天地的感觉,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黄庭坚诗:“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就是指《青玉案》这首词。
贺铸也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四、今日词语——誓言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解读]《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八十一难才取回西天的佛经,每一难都是魔的干扰,也都是严峻的考验。
不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才证明了唐僧坚定的宏誓大愿吗?倘若不经磨难,一帆风顺,那还能称为宏誓大愿吗?什么是魔?表面看,是外来的妖魔鬼怪;实际上,是内心的私心妄念。
修道学佛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克服自身各种妄念的过程。
妄念一起,魔障立现;妄念一消,魔障立斩;妄念一净,魔障绝迹。
所以,修行佛道不可能无魔,惟有在不断斩除各种魔障的过程中,逐步地成就佛道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解读]自己不能珍重自己,势必轻浮浪荡,遭到侮辱便是咎由之取;自己不能警戒自己,势必骄横放纵,招来祸端也就在所难免;自己不曾骄傲自满,势必虚怀若谷,各种教益自然兼收并蓄;自己不曾自以为是,势必敏而好学,万事万物就能广知博闻。
可见,环境因素虽然错综多变,但关键还在于自己。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金兰生纂集之《传世言》
[解读]世人每每感叹“做人难”,其实做人并不难,问题在于自己如何做人。
每遇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抱怨社会之不公允、他人之不宽厚,种种烦恼便会郁积心中,哪来宽慰和愉悦?反之,不怨天,不尤人,凡事检点自己,心量便能不断拓展,以至可容万事万物,像这样宽宏大度,还有什么烦恼可言?这里举个例子,谁都知道细菌病毒是有害的东西,但若处理得当,却能化害为利——疫苗是什么?不就是经过处理的细菌病毒吗?把这种数量不多、活力不强的菌毒输入人体,让人的抗体把它消灭,于是就得到了相应的免疫力,这不正是化害为利吗?如此看来,
不仅营养食品有助于滋补身体,而且细菌病毒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天下万物哪一样不可容纳、不可利用呢?还有不少人,自己随波逐流,还美其名曰“新潮”,其实何异于浮萍?既是浮萍,没有根基,自然身不由己,驱之东则东,驱之西则西,完全听任环境的摆布,岂能不感叹“做人难”?反之,那些苍松翠柏,根深叶茂,“咬定青山不放松”,像这样扎根于大地,不畏乎风雨,顽强自主,傲然屹立,何叹做人之难?
五、名言名句
1、是不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这样一段日子,鸿鹄志高却难遂,迷茫地过着,昏昏噩噩地耗,最终不是妥协泯然众人,就是找不到出口被生活围困。
这时候家人朋友,看在眼里,哪怕不说,心里想的也是“小镇青年何必心怀远方”这样的想法吧。
2、你内心肯定有着某种火焰,能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寻。
——聂鲁达(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