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13 年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贡父旧与王荆公(王安石)甚款 ,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 ,一日贡父访之 ,值其方饭 使吏延入书室。

见有草稿在砚下 ,取视之 ,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 ,一过目辄不忘 ,既读复置 故处 ,念:“吾以庶僚谒执政 ,径入其便座 ,非是。

”复趋出 ,待于庑下。

荆公饭毕而出 ,始复邀入 座。

语久之 ,问 :“贡父近为文乎 ?”贡父曰 :“近作《兵论》一篇 ,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5 分)夕阳楼 唐 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 提示 ] 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九年( 835 )秋天。

作者的知己萧浣被贬,诗人登夕阳楼(此楼 为萧浣任职时所建),触景生情,感慨无端,写下这首情致深惋的小诗。

(1)第一句中的“绕天愁”一词写出了作者愁绪的怎样特点?(2 分)(2) 宋代诗人芳得评价诗的三、 四两句时说:“若只道身世悠悠, 与孤鸿相似, 意思便浅。

‘欲问'、‘不知'四字,无限精神。

”你如何理解三、四两句所表达的容?( 3 分)(甲)杜瑛字文玉, 其先霸州信安人。

瑛长七尺, 美须髯,气貌魁伟。

金将亡, 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缑氏山中。

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

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

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间。

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何如 ,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 ,荆公不悟其窥己作也 议欲出人意表 ,有同之者 ,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 . (融洽)B.C. 值.其方饭 (恰逢)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 荆公为.参政B. 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C. 默然.良久D. 荆公饭毕而.出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值其方饭 , 使吏延入书室。

②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4. 写出你对(王安石) “默然良久 ,默然良久 ,徐取砚下稿裂之。

盖荆公平日论 )( 3 分)贡父善强.记 (勉强) 草创未就. (完成))(4 分)胜自立为.将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吴广以为然. 尉剑挺,广起,夺而 .杀尉4 分), 徐取砚下稿裂之”的看法。

(3 分),瑛赴其聘,遂家焉。

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有果得黄金百斤。

其不苟取如此。

——选自《元史列传八十六隐逸》(有删节)(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教谕(官名),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票,令老仆艺①蔬自给。

都御史鄢懋卿(人名)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节)【注释】①间关:辗转。

②艺:种植。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与良田千亩(送给) B .遂家焉(家庭)C.署教谕(委任)D.懋卿恚甚(恼怒)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 分)A.士犹以文辞规进取可以为师矣B.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其如土石何C.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不足为外人道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①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

②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4.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杜瑛和海瑞的什么优秀品质?请根据文意作简要评析。

4 分)5.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两小题。

(5 分)怀天经、智老①,因访之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②。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③试春风。

(选自《与义集校笺》)【注】①天经,姓叶,名天经,诗中儒先”一―需学前辈,即为此人,住北栅;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一一老精于禅学,即为此人,住 西庵”。

诗中的 客子”即诗人自己,因客居苕溪故称。

②固穷:安于穷困。

③纶巾鹤氅: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

鹤氅, 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这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

(1)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分)(2) 这首诗的第二联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进行赏析。

(3分)宋清,长安西部药市 ①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讎②,咸誊清。

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③。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 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④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 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 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 ⑤乎?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 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 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讎:出售、成交。

③直:价值, 价钱。

④蚩:傻,无知。

⑤翦翦:小气。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居善药(聚积,搜集) C .未尝诣.取直(前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属予作文以记之后凋也C .其远取利皆类此其如土石何而受之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②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4.宋清经商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 4 分)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

(5 分)B .冀速已(希望)D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快活)B .清之取利远 然后知松柏之D .则怫然怒万钟则不辩礼义看叶宋•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2 分)(2)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请就此作赏析。

(3 分)四奇士俞,字信仲,人。

自京师落第归,过谒伯姊,值其家病疫,闭门待尽,不许人来,人亦无肯至者。

俞欲入,姊止之曰:“吾家不幸,罹此大疫,付之于命,无可奈何,何为甘心召祸?”俞不听,推户径前,见门所奉神像,香火甚肃,乃巫者所设也。

俞为姊言:“凡疫所起,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安可复加闭塞,不通外!”即取所携合香丸十余枚,煎汤一大锅,先自饮一杯,然后请姊及一家长少各饮之。

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

巫入,讶门开而具撤,作色甚怒。

俞奋身出,掀髯瞪眼,叱之曰:“汝何物人,敢至此!此家子弟皆幼,病者满屋,汝以邪术炫惑,使之弥旬弗愈,用意安在?是直欲为盗尔!”顾仆缚之,巫犹哓哓辩析,将致之官,始引伏请罪。

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私责。

于是鞭之三十,尽焚其器具而逐之。

邻里骇慑,争前非诮,俞笑不答。

翌日,姊一家脱然,诮者乃服。

又尝适县,遇凶人凌弱者,气盖一市。

为之不平,运拳捶之死而遁。

会建炎初元大赦获免。

后累举恩得缙云主簿以卒。

终身不娶妻妾,亦奇士也。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有删改)【注】①弥:满,超过。

②哓哓(xi e):争辩的声音。

③诮:责问。

④累举:连续应举。

⑤主簿:官名。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 过谒伯姊(拜访)B. 讶门开而具撤(惊讶)C.是直欲为盗尔(只,仅仅)D.争前非诮(责怪,非难)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以余汤遍洒房壁上下,去巫具,端坐以俟之。

(2)俞释其缚,使自状其过,乞私责。

4. 奇士俞的“奇”具体表现在哪里?你怎样看待文中的巫师?( 4 分)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

(5 分)木芙蓉(南宋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一生开落任东风。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 2 分)(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3 分)五(轼)自密徙徐①,是岁,河②决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百步扼之,汇于城下•涨不时③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公履屦 ④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⑤,吾侪⑥小人效命之秋也。

”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⑦以出,筑未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

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⑨,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⑩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讫事诏 褒之。

徐人至今思焉。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密、徐:密州和:徙:调任。

②河:黄河。

③时:及时。

④屦(ju ):粗布鞋。

⑤涂潦(1ao ):路上积水。

⑥侪(chai ):同辈,同类的人。

⑦锸 (cha ):锹。

⑧三板: 古代长度单位,六尺高。

⑨岁夫:明年的夫役。

⑩虞(yu ):忧虑,戒备。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是岁,河决村(这)B •河势益暴.(残暴)C .增筑故城为木岸(老)D •使官吏分堵而守(派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虽禁军宜为.我尽力 项燕为.楚将B .公庐于 城上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C .民心乃安 凡三往,乃见。

D .以 虞水之再至以 光先帝遗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①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②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A. 本以蒸郁熏染而得之B. 将致之官C. 尽焚其器具而逐之D. 为之不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辍耕之垄上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4•轼抗洪守城的故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