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5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33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右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1~2题:1.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0ºS,170ºE)B.(10ºN,170ºW)C.(10ºN,170ºE)D.(10ºS,170ºW)2.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 )A.A B.A和B C.全部D.没有右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状况图”,据此完成3~4题。

3.四地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 C.丙、丁 D.乙、丙4.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右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5~7题。

5.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6.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若图中②、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 D.下垫面状况不同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五大湖沿岸B.巴西高原中部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中国东南沿海9.该地夏季降水特点与成因配伍正确的是( )A.夏季多雨----受盛行西风影响B.夏季多雨----受东南季风影响C.夏季少雨----受东南信风影响D.夏季少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表是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完成10~11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气温(℃)12.9 13.2 13.6 13.8 13.8 13.5 13.1 13.1 13.1 13.2 13.4 12.9 月降水量(mm)33 43 66 111 94 57 41 49 73 115 88 54 10.该城市可能是以下的哪个城市?( )A.波哥大﹝哥伦比亚﹞,北纬4.7度,西经74.1度,海拔2547米B.布鲁塞尔﹝比利时﹞,北纬50.8度,东经4.4度,海拔104米C.洛杉矶﹝美国﹞,北纬33.9度,西经118.4度,海拔30米D.科伦坡﹝斯里兰卡﹞,北纬6.9度,东经79.9度,海拔7米11.影响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水源和河流C.海上交通要冲D.矿产资源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右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13题。

1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13.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右图是67°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实线)和该地某河流流量(虚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莫斯科西南方向日落B.悉尼在当地时间6点之前日出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D.我国东北河流出现春汛15.据图分析,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B.雨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回答16~18题。

16.属于“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大洋环流”的洋流是 ( )A.① B.④ C.⑤ D.⑥1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洋流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⑤势力增强的结果D.冬季②沿岸,气温高于①的同纬度地区18.下列洋流的南北纬20度附近沿岸,最可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右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天山山脉C.南岭D.祁连山脉20.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1000米以下 B.1000米至1500米C.350米 D.2000米至2500米下面两图中,图Ⅰ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大致沿经线方向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Ⅱ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现象22.在图Ⅱ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C.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下表是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它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完成23~24题。

23.该国家最可能位于( )A.北欧B.南亚C.非洲D.拉丁美洲24.解决现阶段该国人口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是( )A.鼓励人口外迁B.一对夫妇生一胎C.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D.实行提前退休下图为发展中国家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关系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Ⅲ区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土地租金最高 B.环境质量极差C.交通不够便利 D.服务设施不全26.Ⅰ区属于 ( )A.工业区B.住宅区 C.商业区D.科技园区读“世界及四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完成27~28题。

27.该图反映出( )A.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D.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8.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②土地质量下降③出现“热岛”现象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右图为某城镇略,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30.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天然氧吧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⑴说明河口地区容易形成冲积岛的原因?(4分)⑵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分)32.下图为亚洲某国大部分地区示意图。

回答以下各小题:(18分)1月4月7月10月月均气温(℃)-2.2 9.3 22.6 11.9甲月降水量(mm)92.1 142.1 240.8 127.2⑴上表为A、B、C三个气象站的统计资料,因资料混淆,暂命名为甲、乙、丙三地。

甲地应为__(字母)的资料,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应为__(字母)的资料,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分)⑵DEFG四地,最适合建卫星发射基地的是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⑶1923年9月1日,E市西南曾发生过强烈的破坏性地震,震级约为8级,造成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共计14万余人。

为什么这里会发生强烈地震呢?(4分)33.读“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⑴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

(4分)⑵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4分)⑶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6分)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CDABA,ACCDA,ACACD,BADBD,DCACA,BBB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8分)(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

(4分)(2)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4分)32.(18分)⑴B(2分);B处位于内陆,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其他说法合理亦可)(2分)。

A(2分);A处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的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吹来,水汽含量较多,降水较丰富。

(2分)⑵G(2分);纬度最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2分);位于海岛,海运便利;东临海洋,相对安全。

(此两句,任答一句即可。

2分)⑶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线上(环太平洋地震带上),(2分)板块间挤压碰撞,地壳活动频繁。

(2分)33.(14分)(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递减;(2分)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

(2分)(2)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2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

(2分)(3)画图如下;(2分)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断缩小。

(以上三句,任两句即4分。

其他说法合理亦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