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相关表单
5.4.3报废产品由检验人员收集送往“废品区”。
5.4.4顾客退回的可返工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返工返修后交检验人员按要求重新检验。
5.5检验员对所有不合格品都应作好相应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分析原因并采取02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MH-QP-1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编制本程序的目的:在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作出规定,并对不合格品的标识、放 置进行控制,确保不合格品不被误用、转序与交付。
2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
3
3.1品质部负责本程序的全面贯彻和正确执行,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负责;负责 组织对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工作。
7
《不合格品处理单》MH-QR-15-001
《退货单》MH-QR-15-002
《返工/返修单》MH-QR-15-003
《成品检验记录表》MH-QR-14-004
不合格品处理单
NO
产品名称
工序
责任部门
图号
数量
责任人
不合格记录:
检验员:日期:
不合格原因分析:
评审人:日期:
不合格处置:
返工件:返修件:
让步接收件:报废件:
《成品检验记录表》进行核对、标识、入库、记帐;若验证不合格,该记录单送品质部,由 品质部组织有关部门按本程序“5.3.2”条款规定办理。
5.4不合格品的处置意见的执行
5.4.1物资采购不合格的由供应部办理物资拒收或退换手续。
5.4.2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中发现并确认的返工品,由生产车间主任督促责任人及时返工或 返修并重新送检。
留存,一份交生产车间主管或生产责任人确认,并由生产车间主管安排集中、隔离等控制工 作,以免误用。
5.1.3在成品检验中检验员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做出标识, 并隔离存放。
5.2不合格品的隔离
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做出标识,
并通知有关人员(一般由发现场所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隔离,停止对不合格品继续转序、 加工或使用,等待处置。
评审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损失金额
扣罚金额
扣罚责任人
评审人
批准
退货单
NO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供货厂家
进货日期
数量
退货原因:
检验员:部门审批:
退货单
NO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供货厂家
进货日期
数量
退货原因:
3.2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善后工作负责。
3.3技术部对不合格技术文件处置和善后工作负责。
3.4市场部对采购物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善后工作负责。
3.5市场部对销售产品不合格品的处置和善后工作负责。
3.6必要时总经理决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3.7任何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置决定。
4
本程序术语按照GB/T1 9000-2008标准规定。
5.3.6销售部接到顾客退回的产品后,应书面通知技术、品质部进行验证,技术、品质部安
排品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负责验证退货产品,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在相关栏目中注明
顾客退货数量、顾客名称、退货理由)。若验证合格,该记录单送交仓库和品质部。销售部按 该《成品检验记录表》与顾客联系,询问退货的真实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库房管理人员按
5
5.1不合格品的控制
5.1.1在物资采购进厂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检验人员填写“标识卡”对不合格品做出
标识,必要时由品质部经理负责确认检验结果,同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一份留存,
一份交采购人员。由市场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善后处理。
5.1.2在过程检验或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检验人员应填写“标识卡”对不合格品 做出标识,必要时由品质部经理负责确认检验结果,同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一份
5.3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5.3.1本公司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返工、返修、报废或退换、拒收等几种方法,具体处理时
应根据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2各职能部门当发现严重不合格品或成批不合格品时,应及时上报品质部,由品质部组 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评审组视需要由总经理、品质部、技术部、生产部等部门人员组成, 品质部经理任组长)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或纠正预防措施并做出处置决定。批量不合格品的 报废处置应报总经理批准。品质部应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533当出现轻微不合格品或少量不合格品时,由检验人员予以确认,做出处置决定。
534对可以进行返工的有限数量的不合格品应由检验人中作出标识,并在“不合格品处理 单”的处置意见栏中签署“返工”,由责任人及时进行返工后,再提交检验。
5.3.5对不可以返工的有限数量的不合格品, 应由检验人员作出标识并在 “不合格品评审处 置表”的处置意见栏中签署“报废”,由品质部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