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课题序号14 授课班级15级综合班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授课章节
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课堂教学安排
第四段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
益的就是晋。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亡郑只
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
利相诱。

(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
拨秦晋。

(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
第7 页共10 页
第8 页共10 页
第9 页共10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