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看三高
高血脂
• 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体型肥胖、食欲不振、 胸闷、甚至四肢麻木等。
高血糖
• 早期高血糖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发展到糖尿病时会 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三高”的六大预报信号
1、头痛: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 功能失调有关。 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或突然 的失去知觉倒地。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为暂时性的,有时表现为持续 数分钟、尖锐的耳鸣音。 4、心悸气短: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 导致心悸气短的因素。
目前的临床治疗,以降低指标为目标,没有特效药物,需控 制饮食,加强运动,甚至是终生服药,有些患者的症状会失控, 造成瘫痪或猝死。药物副作用过强,可使血压急骤下降,易导致 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意 外。 中医认为‚三高‛以虚实致病,虚者以内伤为主,有因气血 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实者以本虚标实为患,脾肾肺 心皆可致病。饮食、七情、劳倦、六淫、遗传等皆可为诱因。针 对病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特别是流传较广,认知 度和认可度都很高的拔罐、刮痧、温灸、药浴、食疗等中医手段, 通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调理,疏通经络,提升脏腑功能,可以 发生明显的改观。从根源上调理‚三高‛症状,改善体质,不易 复发。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 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 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易 患 人 群
肥胖超重者
职场压力大者
中老年人
运动少抵抗力差者
中医辨证看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高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三高‛= 高血压 + 高血脂 + 高血糖
高血压
• 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常为一过性的,多在做蹲起动作时 出现;头痛也是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 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躲在在晨起出现。 如果高血压持续存在,还会引发肢体乏力、抽筋等症状, 严重时还会出现眼底出血、脑出血等。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肺胃燥热 【症状表现】 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尿混而黄,形体消瘦,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导引按跷运用循经推揉润燥法, 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从膈俞穴到肾俞,往返操作约10 分钟,指按揉肺俞穴、膈俞穴、局部阿是穴,以胰俞穴和阿是穴为重 点,此为调理消渴的经验效穴,每穴均操作3分钟,以清热润燥。在 疏通经络气血后,采取排罐清毒,选用多罐组合,大面积疏通经络, 特制罐增强吸拔力度,深层次排出积蓄在脏腑深处的毒素,在组合穴 位上,可见相应部位深红色罐像,经过一个疗程调理,燥热病邪彻底 排出。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阴阳两亏 【症状表现】 尿量频多,混浊如膏,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 色清白,口渴少饮,耳轮焦干,阳事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 无力。 【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以点按擦足滋阴法,指 按曲池1分钟,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横擦腰骶部,斜擦 八髎穴,透热为度,以滋阴清热,补肾固涩。透背熏蒸选用滋 阴温阳方,药物透过背部肌肤,直接深层次作用于肝肾脏腑, 行气活血,温经通络。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形寒肢冷,尿色清 白等虚寒症状可明显改善。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严重后果
恶化“三部曲”
不良生活习惯形成
高血压、血脂、肥胖 等各项指标高于正常 范围
(‚三高‛破坏的五大方面图析:‚三高‛ 患者血液粘稠,血管变窄变脆,危及全身多 个器官和组织:心、脑、肾、眼血管病、肢 体。)
冠心病、脑卒中、外 周血管疾病引发致残 致死等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现阶段治疗疗效:治疗无效 调理当道
应酬喝酒者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年轻化趋势明显,五成肥胖人群存在“三高”问题
据医疗机构统计,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已经跃升到门诊疾病的首位。 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不少年轻人也过早的得上了这些病。近几年生活压 力在加大,生活节奏在加快,尤其白领一族,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使正 常的身体状态受到巨大威胁。过去‚三高‛起码四、五十岁出现,现在二、 三十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数达到25%-30%。在调查人群中, 超重、肥胖人群比例达到了40%以上,其中近五成肥胖人群存在问题。不少 人是在体检时,意外知道自己的身体问题。市民孙女士说:‚我以前不知道 自己有病,这次体检以后觉得‘三高’很意外,稍微偏胖一点儿吧,我觉得 我挺健康的,没想到……‛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肾阴亏虚 【症状表现】
小便频数量多,混浊如脂膏,腰酸乏力,口干唇燥,口渴引饮, 形体虚弱,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滋阴益肾、草灸固本。自任脉的鸠尾至中极穴,以 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为重点,反复操作5分钟,顺时针方向摩 腹、揉腹,以和中养阴。草灸固本,特选的优质艾草,气味浓香芬 芳,热力通过穴位沿经络发挥作用,培元固肾。药浴调理,采取宫 廷不传益肾养阴秘方,有效补充人体亏虚津液。在药浴过程中,药 液借助热力作用,循经络周天运行。
中医辨证看病——肥胖
中医辨证分型调理 高血糖
• 肺胃燥热 • 气阴两虚 • 肾阴亏虚 • 阴阳两亏
高血压
• 实症 • 虚症
高血脂
• 肝胆湿热
• 脾虚痰阻 • 气虚血瘀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高血糖
• 肺胃燥热
• 气阴两虚
• 肾阴亏虚
• 阴阳两亏
中医即‚消渴症‛。其病因复杂, 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 过度等原因都可导致消渴。病变脏腑主 要在肺、脾、肾,病机主要在阴津亏损、 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互为因果。
中医辨证看病——三高
气阴两虚 【症状表现】 多饮,多食,神疲气短,多汗,多尿,形体消瘦,大便不实, 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无力。 【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益气养阴,草灸固本。循经通络通过准确的经络及 穴位定位,采用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揉法、擦法等综合运用,开 展调理。在肺俞穴、膈俞穴、局部阿是穴基础上,增加内庭、地机 穴,透热为度,以补气养阴。配合培元艾灸,特选的优质艾草,气 味浓香芬芳,由经验丰富的调理师在督脉穴位沿经络逐一温灸,时 间长短结合,温煦舒适,经过一个阶段耐心调理,逐渐改善多食、 多汗、消瘦等症状,精神也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