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新
目的要求
掌握定位诊断的方法;熟悉临床思维方法;了解定性诊断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定位诊断:Leabharlann 握定位诊断的方法。2,定性诊断:了解定性诊断的概念。
3:临床思维:临床思维的的各种方法。
第七章 头痛
目的要求
掌握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了解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了解紧张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概述: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分类,了解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3,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脑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辅助检查;腔隙性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自学
第二十章
睡眠障碍
1
第二十一章
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合计
30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病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熟悉神经病学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与各临床学科的关系、发展方向,熟悉神经病学的目标、特征、实践和发展;了解如何学习神经病学。
教学内容
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神经病学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
掌握晕厥的临床分类及临床特点,熟悉痫性发作的基本概念及临床特点,了解痫性发作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掌握系统性眩晕、非系统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极其鉴别诊断,熟悉传导性耳聋与神经性耳聋的区别,混合性耳聋与功能性耳聋的临床特点,了解耳鸣的临床意义。掌握视野缺损的各种类型及临床意义,掌握各种类型眼肌麻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熟悉视力障碍、瞳孔调节障碍的临床表现;了解不同病变所致的眼底改变。熟悉耳聋、耳鸣他听觉过敏的概念。熟悉前庭周围性眼球震颤和中枢性眼球震颤的鉴别。
3,头痛:头痛的的概念和常见头痛的鉴别诊断。
4,痫性发作和晕厥:晕厥的临床分类及临床特点,痫性发作的基本概念及临床特点,痫性发作与晕厥的鉴别要点。
5,眩晕:系统性眩晕、非系统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及其鉴别诊断,传导性耳聋与神经性耳聋的区别,混合性耳聋与功能性耳聋的临床特点;耳鸣的临床意义。
6,视觉障碍:视野缺损的各种类型及临床意义,各种类型眼肌麻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视力障碍、瞳孔调节障碍的临床表现;了解不同病变所致的眼底改变。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0.5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损的定位诊断
自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4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6,多系统萎缩:多系统萎缩的分类和诊断;多系统萎缩的病因、发病机理、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多系统萎缩的病理和治疗。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目的要求
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掌握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了解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进行性风疹全脑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熟悉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熟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朊蛋白病的概念。了解CJD的诊断。
9,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概念;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和亚型;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运动神经元病的分类和诊断;熟悉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了解该病的病理和治疗。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熟悉该病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痴呆类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多系统萎缩的分类和诊断;熟悉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了解该病的病理和治疗。
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4,朊蛋白病:朊蛋白病的概念。了解CJD的诊断。
5,螺旋体感染性疾病:自学内容
6,脑寄生虫病:自学内容
7,爱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自学内容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该病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分型、辅助检查和治疗;了解流行病学、 病理和预后。熟悉视神经脊髓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该病的病因、发生机理、辅助检查和和治疗方法。
掌握瘫痪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掌握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熟悉神经元性肌肉萎缩和肌源性肌肉萎缩的特点。熟悉感觉的临床分类、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定位意义;了解感觉障碍的病变性质。掌握共济失调的分类,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熟悉感觉性共济失调的表现,了解大脑性共济失调和前庭性共济失调的特点。熟悉步态异常的种类和各种步态异常和特点与临床意义。熟悉不自主运动的临床症状,熟悉各种步态异常和特点与临床意义。
0.5
第七章
头痛
1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6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疾病
1.5
第十三章
癫痫
1.5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2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2
第十六章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自学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遗传性病
自学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影像医学专业用)
前言
神经病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课程之一,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有重要作用,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其它课程的学习。神经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与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等基础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其次又与其它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导致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如丘脑出血常引起消化道溃疡,重症脑病可导致心律失常;而其它系统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神经病学与基础、临床多门学科密切相关。
教学内容
1,病毒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进行性风疹全脑炎的病因、临床表现。
2,细菌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2,神经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临床运用;常见大脑疾病的影像学鉴别。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的临床运用适应征。
4,经颅超声血流图检查:自学内容
5,放射性同位素检查:自学内容
6,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自学内容
7,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原理和临床运用前景。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12,共济失调:共济失调的分类,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的表现,大脑性共济失调和前庭性共济失调的特点
13,步态异常:步态异常的种类和各种步态异常和特点与临床意义。
14,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的临床症状,各种步态异常和特点与临床意义。
15,尿便障碍:自学内容。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教学内容
1,偏头痛: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丛集性头痛:自学内容
3,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低颅压性头痛:自学内容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熟悉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熟悉脑血管疾病的分类,了解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预后。掌握脑血栓形成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了解病理生理。掌握脑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了解辅助检查;掌握腔隙性梗死的病因、 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掌握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腰椎穿刺的并发症,了解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生理变化;掌握腰椎穿刺的操作要点。熟悉X光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临床运用。了解常见大脑疾病的影像学鉴别。熟悉肌电图的临床运用适应征。熟悉基因诊断的原理和临床运用前景。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腰椎穿刺的并发症,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生理变化;掌握腰椎穿刺的操作要点。
教学内容
1,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的分类和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的病理和治疗。
2,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该病的辅助检
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3,额颞叶痴呆:自学内容。
4,路易体痴呆:自学内容。
5,痴呆的鉴别诊断:常见痴呆类疾病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