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1.如图,⊙O的半径为2,双曲线的解析式分别为y=,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πB.3πC.2πD.Π
1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
2.对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B.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若A(﹣1,y1)、B(1,y2)、C(2,y3)是图象上三个点,则y1<y3<y2
D.P为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作PQ⊥y轴于Q,则△OPQ的面积是定值
3.如图,菱形ABCD的两个顶点B,D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恰好是坐标原点O,已知点A(﹣2,2),∠ABC=60°,则k的值是()
A.4B.6C.4D.12
4.如图,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函数y1=(a>0,x>0),y2=(b>0.x>0)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点A在点B的右侧,在X轴上取一点C,使得△ABC的面积为3,则a﹣b的值为()A.6B.﹣6C.3D.﹣3
5.如图,函数y=(x>0)和y=(x>0)的图象分别是l1和l2.设点P在l2上,P A∥y轴交l1于点A,PB∥x轴,交l1于点B,△P AB的面积为()
A.B.C.D.
6.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和对称中心在反比例函数y=(k≠0,
x>0),若矩形ABC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为()
A.10B.4C.3D.5
7.对于反比例函数y=(k≠0),下列所给的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点(2,4)在其图象上,则(﹣2,4)也在其图象上
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过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k
D.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和y=﹣x成轴对称
8.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y=和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是C1和C2,设点P在C1上,P A⊥x轴于点A,交C2于点B,则△POB的面积为()
A.1B.2C.4D.无法计算
8题图9题图10题图12题图
9.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y=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7,则S1+S2等于()
A.4B.4.2C.4.6D.5
10.如图,点A(m,1),B(2,n)在双曲线y=(k≠0),连接OA,OB.若S△ABO=8,则k的值是()
A.﹣12B.﹣8C.﹣6D.﹣4
11.对于反比例函数y=(k≠0),下列所给的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点(3,6)在其图象上,则(﹣3,6)也在其图象上
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过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线,垂足分别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k
D.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OC是△OAB的中线,点B、C 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则△OAB的面积等于()
A.2B.3C.4D.6
13.如图,四边形AOBC和四边形CDEF都是正方形,边OA在x轴上,边OB在y轴上,点D在边CB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经过点E,则正方形AOBC和正方形CDEF的面积之
差为( )
A .12
B .10
C .8
D .6
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6题图
14.如图,△ABC 的顶点A ,C 落在坐标轴上,且顶点B 的坐标为(﹣5,2),将△ABC 沿x 轴向右
平移得到△A 1B 1C 1,使得点B 1恰好落在函数y =上,若线段AC 扫过的面积为48,则点C 1的坐标为( )A .(3,2) B .(5,6) C .(8,6) D .(6,6) 15.如图,四边形OABC 和四边形BDEF 都是正方形,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E ,
若两正方形的面积差为12,则k 的值为( )A .12 B .6 C .﹣12 D .8
16.如图,△OAB 中,∠ABO =90°,点A 位于第一象限,点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
若双曲线y =(x >0)与△OAB 的边AO 、AB 分别交于点C 、D ,点C 为AO 的中点,连接OD 、CD .若S △OBD =3,则S △OCD 为( )A .3 B .4 C .
D .6 17.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6,A ,C 分别位于x 轴、y 轴上,点P 在AB 上,CP 交OB 于点Q ,
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Q ,若S △BPQ =S △OQC ,则k 的值为( )
A .﹣12
B .12
C .16
D .18
18.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
与坐标轴构成矩形OAPB ,点D 是矩形OAPB 内任意一点,连接DA 、DB 、DP 、D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 B .2
C .3
D .4
19.如图,A、C分别是x轴、y轴上的点,双曲线y=(x>0)与矩形OABC的边BC、AB分别交
于E、F,若AF:BF=1:2,则△OEF的面积为()A.2B.C.3D.
20.如图,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C、OA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x>0)与AB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若BD=3AD,且△ODE的
面积是9,则k=()A.B.C.D.12
2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在y轴上,C在x轴上,双曲线y=与AB交于点D,与BC交于点E,DF⊥x轴于点F,EG⊥y轴于点G,交DF于点H.若矩形OGHF和矩形HDBE的面积分别
是1和2,则k的值为()A.B.+1C.D.2
22.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x轴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
为()象于点B,以A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C、D在x轴上,则S
平行四边形ABCD A.2B.3C.4D.5
23.如图,直线x=2与反比例函数y=,y=的图象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P是y轴上任意一点,则△P AB的面积是()
A.B.1C.D.2
24.如图,过y轴上任意一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交于A 点和B点,若C为x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BC,则△ABC的面积为()
A.3B.4C.5D.6
25.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作平行四边形ABCD,使B、C 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1B.3C.6D.12
26.如图,在第一象限内,点P(2,3),M(a,2)是双曲线y=(k≠0)上的两点,P A⊥x轴于点A,MB⊥x轴于点B,P A与OM交于点C,则△OAC的面积为()
A.B.C.2D.
27.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x>0)图象上任意一点,AB⊥y轴于B,点C是x轴上的动点,则△ABC的面积为()A.1B.2C.4 D.不能确定
28.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M,连接BM,=2,则k的值是()A.2 B.m﹣2C.m D.4
若S
△ABM
29.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交于点A、B,过A作AM⊥x轴于M点,连接BM,若S△AMB=2,则k的值是()A.1B.2C.3D.4
30.如图,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函数于点Q,连接OQ,当点P沿x轴方向运动时,Rt△OPQ的面积()
A.逐渐增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k≠0),经过▱ABCD的顶点B、D,点A的坐标为(0,﹣1),AB∥x轴,CD经过点(0,2),▱ABCD的面积是18,则点C的坐标是.
33.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y=和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C1和C2,设点P在C1上,P⊥
x轴于点C,交C2于点A,PD⊥y轴于点D,交C2于点B,则四边形P AOB的面积为.31.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问题:若点A(﹣2,y1),B(1,y2)和C(4,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比较y1,y2,y3的大小.小明是这样思考的: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并且﹣2<1<4,所以y1<y2<y3.
你认为小明的思考(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4.已知函数y=(k≠0)的图象如图所示,且知矩形ABOC的面积为4,则k=.
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B,AC⊥x轴于点C,BD ⊥y轴于点D,连接OA,OB,则△OAC与△OBD的面积之和为.
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则S△AOB=.
37.如图,P(m,m)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一点,以P为顶点作等边△P AB,使AB落在x轴上,则△POB的面积为.
3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1)求k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直
接写出B点坐标;
(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