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英汉话题结构差异谈现代汉语话题的语法化
从英汉话题结构差异谈现代汉语话题的语法化
汉语话题结构范畴把表示时间 、处所 、条件 、受事
和与事的词作为话题 ,同时解决了过去像“台上坐着主 席团”这样按传统语法说不清的问题 。例如 :
(2) 在树居环境的影响下 ,古猿躯体各部分在漫长 的岁月里继续发生着缓慢的演化 。(李四光《人类的出 现》)
在有些话题结构里 ,话题与说明中的某一成分构 成照应互指关系 。后者既可以是无语音音符形式的空
2008 年 7 月 第 27 卷第 7 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ul. 2008 Vol. 27 No. 7
从英汉话题结构差异谈现代汉语话题的语法化
耿冰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 450002)
摘 要 :人类语言都有话题 (topic) 现象 。但在不同的语言里 ,话题结构存在着普遍差异 ,其形式和功能上的特 点也有所不同 。从有标记话题为特征的狭义上的话题结构入手 ,对比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发现话题在汉 语句法中出现和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 ,与主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已成为汉语中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 。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探讨汉语中话题的语法化问题 。 关键词 :话题 ;话题结构 ;主语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 : H3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836 (2008) 07 - 00164 - 03
salami
.
(2) 读书 ,他特别喜欢读莎士比亚 。
2. 英语话题通常只能有一个主题成分 ,汉语话题
结构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话题成分 ,并常常可以
易位 。例如 :
(3) A. 张教授昨天我看见了 。
B. 昨天张教授我看见了 。
汉语的话题 ———说明机制是建立在“重要的事先
说”这一心理基础上 ,汉语一个句子可以由许多板块组 成 ,几乎每一个板块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话题 。例如 :
同等定位的句法成分 ,从表面看是自相矛盾 ,从深处看 还是语法观念的不彻底 。
“话题”作为一个具有特别语言学意义的概念的提 出 ,其直接原因是功能主义的语法观念的影响 。随着 对句 子 成 分 内 涵 的 深 究 , 人 们 发 现 , 在“句 法 主 语” (syntactical subject) 的形式标签下 ,还有作为事件结构 成分即“逻辑主语”(logical subject) 和作为谈话题目即 “心理主语”(psychological subject) 的意义内涵 。功能主 义和语法化研究都触及了主语的言语表达实质 。
(三) 英汉话题结构的差异
1. 英语话题结构总是可以还原成 SVO 词序 ,前置 的话题成分都可以回归原位 。然而汉语话题结构中有
相当一部分是正常语序 ,只有话题结构一种排列顺序 , 无法复原成 SVO 词序 。比较下例 :
(1) With a knife like that , you couldn’t cut through this
从以上的对比中 ,我们不难看出 ,在英语中 ,句法 形态上的有标记话题结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 ,不是语 法研究的主流方向 ;而在汉语中 ,句法形态上的有标记 话题结构却呈现出多种合理的结构形式 ,在口语和书 面语中大量存在 ,在形态与用法上与句子的主语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三 、汉语话题的语法化
据上下文语义关系慎重确定话题 ,体现汉语话题结构 的语言特色 ,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语感 ,与上下文更加 连贯和流畅 。
3. 汉语话题结构具有发散和聚拢功能 ,即汉语话 题的语段概念 ,而英语没有 。例如 :
(6) 是气也 ,寓于异常之中 ,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 通之 ,则王公失其贵 。晋楚失其富 ,良平失其智 ,贡育 失其勇 ,仪态失其辨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收稿日期 :2008 - 04 - 20 作者简介 :耿冰 (1981 - ) ,女 ,河南洛阳人 ,助教 。
— 164 —
jP) 、介词短语 (AdvP) 、分词短语 ( PP) 和分句 ( S) 。例 如:
(2) An utter fool she made me feel . (NP)
(3) Break his bloody neck , I will . (VP) 3. 英语中最典型的话题句是以名词短语作话题的 句子 。这种话题句有如下几个特点 : 第一 ,从句法理论上说 ,名词短语话题前置不受词 位的空间限制 ,即可从多层包孕句(embedded clause) 中 移到句首 ,如 :
2. 赵元任先生指出 ,汉语的主语有一个潜在的停 顿 ,这符合说汉语的人关于“顿”的语感 ,使得任何所谓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4. 英语狭义的话题结构即使对操作英语的本族人 来说 ,也具有明显的非正常词序感 。所以 Thompson 把 英语总结为主语占重要地位的语言 。相反 ,汉语话题 结构使用的频率要大大高于英语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都是属于常用结构 ,尤其是在汉语风格的流水句中 ,没 有其他词序可以替代话题结构的词序 。所以在汉民族 的语感中 ,话题结构属于正常词序 。
题性前置往往会引起动词移位或倒装 ,这些移位或倒 装很多是出于英语句法结构中末端重量的原因 。
(6) Away went the car like a whirlwind. (二) 汉语话题结构的特点 1. 20 世纪 70 年代 ,Thompson 就对汉语的类型提出 了一个新见解 : 汉语是主题占重要地位的语言 。我国 学者刘宓庆(1991) 认为 “: 由于汉语主语不必具有名词 性 ,它的范畴比较广泛 ,因此我们将它称为‘话题’比较 妥当 。”
(一) 英语话题结构的特点 1. 按词序来划分语言类型 ,英语属于典型的 SVO 语言 ,相对固定的词序为 S - V - O - C - A。英语的有 标记话题 ,是指把正常词序中晚出现的成分移至句首 , 占据话题的位置 。由于这种移位不是英语固有的语 序 ,是一种表示强调的话题性前置 , 具有一定的临时 性 ,所以都可以回归原位 。例如 : (1) A horrible mess you’ve made of it . ( 直接宾语 作话题) 2. 按语类来分 ,可以把出现在话题位置上的语类 分为 :名词短语(NP) 、动词短语 (VP) 、形容词短语 (Ad2
①话题总是位于话题链前位 ; ②话题可由 ( 但不一定用) 四个停顿语气词“啊 (呀) ,呢 ,嘛 ,吧”之一将其与句子其余部分隔开 ; ③话题总是有定或类指的 ; ④话题是语段概念 ,常常可以将其语义范围扩展 到一个句子以上 ; ⑤话题控制话题链中代词的所指 、省略等等 ; ⑥话题不兼任主语时 ,在反身结构 、被动结构 、同 语省略结构 、连动式 、祈使句中不起作用 。
(二) 本文的观点 本文选取英汉语狭义话题结构即句法上的有标话 题结构的角度进行对比 ,从二者差异中看出 ,汉语话题 结构在句法层面上不仅使用频率高 ,而且具有不同于 英语的鲜明特点 。因此 ,本文认为 ,汉语话题不单单是 语用平面的概念 ,应该进入语法平面 ,成为汉语句法中 一种结构独立的句法成分 。但话题与主语在句子中时 常重叠 ,所以又不应该将句中的话题与主语完全分开 , 即话题不应成为与主语 、谓语 、宾语地位平等的句法成 分。 话题进入语法平面 ,又不能与主语截然分开 ,这就 涉及到汉语话题的语法化问题 。所谓“语法化”( Gram2 maticalization) ,指语言所表达的语义或语用内容以某种 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该语言的特定语法现象和语法范 畴 (徐烈炯 、刘丹青 ,2007) 。从对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汉语话题的语法化程度远远高于英语 ,主语是汉语话 题语法化的结果 。 汉语话题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已逐渐语法化为句子 的真正成分即主语 ,而英语的话题才是真正的话题 ,即 未成熟的主语 。Chafe 曾指出 , 话题是一个松散的主 语 ,这个主语因为选择匆忙而没有纳入句子的意义和 形式框架之中 ,所以话题可以是一个“成熟前的主语”。 Thompson 也指出 ,在话题突出的语言中 ,话题成为句子 的基本成分 ,控制同指成分删除 、反身化等语法过程 , 这是主语突出语言中主语的功能 ,这正说明汉语的话 题已语法化为主语了 。此时再把话题和主语作为两个
“主语”和“话题”相对于汉语而言是指称同一概念的两 个术语 。汉语的主谓结构就是“话题 —陈述”结构 。
第二种观点认为汉语语法平面只有主语和主谓结 构 ,话题是语用平面的概念 。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对立 关系 ,同一个句法单位在语法中是主语 ,丝毫不影响它 在语用中是话题 。
但也有些学者提出了第三种观点 ,即汉语在语法 层面既有主语 ,也有话题 ,二者是出于同一平面的 、相 互独立的不同句法成分 。“话题”是一种占有特定句法 位置的 ,结构上独立的句法成分 ,性质跟主语 、谓语 、宾 语等平等并列 。
(一) 主语与话题关系的三种观点 目前 ,关于汉语主语与话题的关系有三种不同观 点。 第一种认为汉语语法中只有话题 ,没有主语 ,其他 语言中的主语在汉语中相应的平行成分就是话题。
— 165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的主语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话题 。从语符连接松紧看 , 话题的特征是它同说明的连接不很紧密 ———话题后面
可作一般的(由逗号表示的) 停顿 。停顿就成为辨认汉 语话题的一个重要标记 。例如 :
(1) 这一件事 ,使得全村的妇人对于荷花家特别 “戒严”。(茅盾《春蚕》)
3. 曹逢甫曾在《主题在汉语中的研究功能》一书中 将话题结构特征概括得非常具体 ,主要特征如下 :
(4) That guy , nobody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