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讲义PPT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讲义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极”:
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 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格局”:
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 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 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对比 变化。
一战前:
二战后:
欧洲
一战后,二战前:
经济




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
苏联解体后:
世界 政治 格局 演变 过程
欧洲为中心(一战前)
两极格局(二战后—苏联解体) 出现(60、70年代)
多极化趋势 加强(90年代)zxxkw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 系发展的影响。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探究材料三 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4、二战后苏立联有实强力大增的强军社会事主工义业, 国家在世界仅上作的影战响飞日机益的增年大产量 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在战争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 大片东欧领土。苏联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国抗衡的大国。
在日本,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探究材料二 战3、后二美战国后在,经美国济拥、有军强事大、的政经治济、上的实力
军事力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西班牙



尼 亚
土耳其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正误。 (1)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 )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 (3)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单纯局限于经济方面,还有 其政治目的。( √ ) (4)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 权地位。 ( √ )
举行的会议,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这次会议是继1943 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制定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探究材料一 2、二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国民财富减少了1/4,对外 贸易削减了2/3。
战争给法国经济造成1.4万亿法郎的惨重损失, 工业产值仅为战前水平的20%,农业产量降至战前的50%。 铁路运输大部遭到破坏,约50万建筑物被毁。战争结束 时,西欧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 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土 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 和海外投资也全部丧失。
问题探究
2、两级格局形成的过程? ①奠基: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②信号:1946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③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 ④形成:1949年”北约“的建立
1955年”华约“的建立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 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 压控制。
1948年—1952年, 共有16国,接受了 美国共131.5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与 ,其余 贷款。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
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根据材料及课本的知识: 你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
一、从盟友到对手
问题探究
1、两极格局具体指哪两极?
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 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两级格局为什么会形成?
雅尔塔会议 1945.2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
苏三国首1脑、罗雅斯尔福塔、斯体大系林奠、定丘了吉战尔在后苏两联极克格里局米的亚半框岛架雅尔塔

实 质
1、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国家 经济恢复,实力增强。
2、实现了美国战后控制西欧, 发动对苏冷战的目的。
3、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 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 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 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份和实施步骤
苏联的反击措施
政治: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 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 耳其”,并公开宣称, 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 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 就是“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 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 策,标志着“冷战”的 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
结合“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 “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丘吉尔
思考: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苏联及其控制下的东欧诸国。
(2)“铁幕”演说的实质是
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
二、美苏“冷战”
概念:冷战:除战争以外的 一切敌对行为和对抗活动。 过程: (1946-1991年)
“冷战”表现
冷战
杜鲁主义 马歇尔计划
1947
1947
北约
对抗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1949.1
1947.9
华约
1955.5
美国的冷战政策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
政治:
杜鲁门主义 (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
(1947)
军事:北约的建立
(1949)
意义—冷战开始标志 目的:扶持和控制西欧
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加剧了“冷战”程度
经济: “经互会”——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
(1949) 作用
军事: 华约的建立 ——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955)
最初确立:雅尔塔体系 最终形成:华约建立 结束: 苏联解体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苏联
性国质:都是联邦 军民德事波政治兰集团
法 (国都瑞士由德国 一个大国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