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创新[25页]

第10章 创新[25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新概述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管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
一、目标创新
在新的经济背景中,企业的目标必须调整 为:“通过满足顾客需要来获取利润”。至于 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的经营目标,则更需要 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 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
二、技术创新
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 整内部机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 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 业经营的方向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新概述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管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
一、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对现状的不满 (二)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三)创新 (四)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8.把新的方法制度化,明确新的行为方式和企业成功之间的 关系,建立能够确保领导的顺利发展和交替的方法和制度。
二、创新的过程
(一)寻找机会 (二)提出构想 (三)迅速行动 (四)坚持不懈
三、创新的阻力与技巧
(一)创新的阻力及原因 1.创新的阻力 (1)不确定性 (2)习惯势力的支配 (3)担心失去既得利益 (4)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 (5)认为创新不符合组织的目标和最佳利益 (6)过度的分析论证
三、创新的阻力与技巧
第十章 创新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新概述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管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
一、创新的含义
• 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 念化活动或过程。 它有三层含义:
第一,更新; 第二,创造新的东西; 第三,改变。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指企业把新 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 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 织目标的创新活动。
•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二、创新的类别
(一)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二)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 (三)系统初建期创新和运行中创新 (四)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三、创新的特征
(一)创新的不确定性
1.市场的不确定性 2.技术的不确定性 3.战略的不确定性
(二)创新的风险性 (三)创新的被排斥性 (四)创新的复杂性 (五)创新的时效性 (六)创新的动态性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是 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 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 。
二、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的类别
1.要素创新
(1)材料创新 (2)设备创新 (3)人事创新
1.制造紧迫感,认真考察市场和竞争现实,明确并讨论危机 ,包括前置危机或主要危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联盟。
2.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联盟,鼓励这只队伍协同作战。
3.制定远景规划,建立远景规划以指导改革措施,形成策略 以实现远景规划的目标。
4.传达这种远景规划,用所有可能的媒介手段把新的远景规 划策略传达下去,用领导联盟的亲身实例教育人们养成新的 行为习惯,授权他人按远景规划行事。
四、管理创新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三)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四)拓展市场,帮助竞争 (五)有助于企业家队伍的形成
五、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一)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 员工)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二)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三)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 (四)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 围 (五)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
四、领导创新
5.消除改革的障碍,改革严重损害这种远景规划的机制和结 构,鼓励承担风险和非传统的观念、活动和行为。计划并实 现近期的成功,计划看得见的业绩改进。
6.实现那些改进,肯定并奖励参与改进的雇员,巩远 景规划的机制、结构和政策。
7.聘用、提升和培养能够完成远景规划的雇员,用新的工程 、主题方向和改革者来重新激励改革进程。
2.创新阻力产生的原因 (1)个人利益 (2)缺乏了解 (3)评价差异 (4)惰性 (5)团体心理压力
三、创新的阻力与技巧
(二)管理创新的技巧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地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四、领导创新
领导创新的八个步骤:
三、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就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要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因而通常 可以称之为企业制度再造。
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 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四、组织创新
(一)组织结构创新 (二)组织制度创新 (三)组织文化创新
五、环境创新
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土壤,同时也制约企业 的经营。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纯地去适 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去改造、去引导、甚至 去创造。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3.要素组合结果创新
二、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的类别
1.要素创新
(1)材料创新 (2)设备创新 (3)人事创新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3.要素组合结果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模式及演化 •技术创新的模式 1.独立创新 2.合作创新 3.引进再创 •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 1.技术仿制 2.创造性模仿 3.自主创新 •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 1.简单仿制 2.模仿创新 3.自主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