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儿童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于2000年11月对1981年修订的关于儿童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再次修订如下: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肾小球肾炎
⑴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程多在1年内。
可分为:
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有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证据,起病6-8
周内有血补体低下
②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⑵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起病急,有尿改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并常有持续性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若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严重。
⑶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血尿和(或)蛋白迁延达1年以上;或没有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但血尿和蛋白尿超过半年,不伴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
⑷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超过1年,或隐匿起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或肾性高血压的。
2、肾病综合征(NS)
诊断标准: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 ++++,1周内3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不同程度的水肿。
以上四项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要条件。
⑴依临床表现分为两型:单纯型肾病和肾炎型肾病
凡具有以下四项之一或多项者属于肾炎型肾病:
①2周内分别3次以上离心尿检查RBC≥10个/HPF,并证实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者
②反复或持续高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并除
外糖皮质激素等原因所致
③肾功能不全,并派出有血容量不足等所致
④持续低补体血症或C3反复降低
⑵按糖皮质激素反应分为:
①激素敏感型肾病:以泼尼松龙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者
②激素耐药型肾病:以泼尼松龙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仍阳性者
③激素依赖性肾病:对激素敏感,但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
者
④肾病复发与频复发:
复发(包括反复):是指尿蛋白由阴转阳>2周
频复发:是指肾病病程中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
⑶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
指仅有血尿或蛋白尿,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化验改变及肾功能改变者。
①孤立性血尿:指肾小球源性血尿,分为持续性和再发性。
②孤立性蛋白尿:分为体位性和非体位性。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紫癜性肾炎
2、狼疮性肾炎
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4、其他毒物、药物中毒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肾炎及相关性肾炎
(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1、先天性肾病综合症:指生后3个月内发病,临床表现符合肾病综合征,可除外继发所致者(如TORCH或先天性梅毒等)分为:
⑴遗传性:芬兰型、法国型(弥漫性系膜硬化)
⑵原发性:指生后早期发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3、遗传进行性肾炎(Alport综合症)
4、家族性再发性肾炎
5、其他如甲-膑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