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权与私权问题-“私权优先”原则浅析

公权与私权问题-“私权优先”原则浅析

“私权优先”原则浅析
——“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关系演变”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05年5月28日,金山区区长郝铁川教授在交大包兆龙图书馆三楼演讲厅,为我们做了“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关系演变”的公共管理专题讲座。

郝铁川区长曾经做过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具有学者风范,又有政府工作的经历。

在他的演讲中,详细分析了“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本次讲座,围绕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浅谈心得体会。

国家公权力英文翻译为“power”,公民私权利英文翻译为“right”。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power”与“right”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私权优先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公权与私权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也适用于没有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使行使公权的人永远牢记自己的使命,就是努力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

凡任何公权行为都不应当损害私人的合法利益,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依法给予合理的补偿。

私权优先也还要区分私权的类型,充分理解私权的含义和范围。

私权可以大致分为生命健康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基本权利四大类。

一、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优先,而且无价。

在公权与私权关系当中,人的生命及健康权应当至高无上。

古语云:“人命关天”。

对这一点可能争议不大。

二、私人的财产权。

个人的财产权利对个人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过分。

不保障私人财产权,任何法律都显得多余。

“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几乎就是它最主要的责任。

”公权保护私人财产权,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简单比大小,要看一看花费的公共财产和被保护的私人财产哪个多、哪个少。

保护人财产权,如果非政府出面不可,花费多少不能简单比大小。

例如有人被盗1000元,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就不能简单计算被盗1000元和办案费用的大小。

三、民主权利。

人的尊严就在于他是否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是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基本权利。

因此,人民群众享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

许多公权机关比较注重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权利,但漠视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意无意侵犯公民的民主权利。

这是当前影响公权与私权和谐的最突出但最不受重视的一个问题。

私权优先,就是要求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而将可能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效率问题放到第二位。

要坚决反对以费用和效率为名侵害人民的民主权利。

四、其他基本权利。

人民的私权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

除了上述基本私权之外,劳动权、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也是人民私权的基本内容。

我国政府在保障这些基本权利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问题也还不少。

私权优先原则要求公权机关将保障人民的这些基本权利放到比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公权机关办公条件等问题更加重要的位置给予关注,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