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第一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导学案新人教版理解: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②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运用:运用事实分析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⑵能力方面:①全面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②自学阅读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③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⑶觉悟方面:明确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真实的,人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关注及发展国家的种种设想,对国家的发展提出的种种建议可通过人民代表反馈给政府,人民代表通过行使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并通过对事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整体感知】复习提问:上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回家去思考一道辨析题。
现在请一位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一般地说,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形式,是由其国体即国家性质决定的。
但它也会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因此,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不一定相同。
该题后半句认为“同一国体必然采取同一政体”的结论是错误的。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政体及其与国体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讲的是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再进一步研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板书)前面一课,我们曾经讲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展开讲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并且反映这一阶级性质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决定了“人民必须当家作主”。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能体现出这一点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点:(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板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就是说,不但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并保证人民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关来实际行使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
具体体现在: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板书)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板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监督)这四个方面的最高权力具体表述在教材25页上端的楷体字,请同学们阅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板书)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它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它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主要职权有以下几大类:行使国家立法;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决定和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教材25页下端的楷体字,着重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
请同学们阅读。
(教师可列举本地人代会讨论通过并执行的某项决定说明这一观点)(4)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板书)请同学们先阅读26页上端楷体字部分的材料,并思考:“为什么材料最后说‘三峡工程的拍板定案,可以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引导归纳、小结)首先,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蕨在三峡这样事关全国的重大问题决策上,全国人大进行了充分讨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弃权的,还有没有按表决机器的。
但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获得通过。
现在三峡工程已得到迅速的实施,完成了大江截流,使一项对国家对人民有得大影响的跨世纪工程得以实现。
因此,三峡工程的拍板安定案,体现了我国人代会制度既民主,又集中,真正集中和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有何不同?力和活动原则不同2、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1)人民代表是各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板书)教材26页下端的小框“谈一谈”中问题:为什么说我国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因为,一方面,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无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还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由选举产生的各级人代会的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由他们代表人民,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另一方面,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
因此,我国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教材26页下端的楷体字材料不仅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而且通过对八届全国人民代表构成的分析,说明代表的广泛性。
请同学们阅读。
(2)人民代表的产生及任期。
(板书)1)产生: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代会代表由下一级人代会选出(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代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直接选举)。
(教师具体地列举两种选举方式的操作方式,并指导学生画书)。
2)任期:全国、省、直辖市的人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三年。
教材27页的楷体字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请大家思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学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小结)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1)我国各级人大的代表都是由选举产生的,选民的广泛性和选举方法的民主性,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在国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在人代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一方式,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也便于接受人民的监督。
(3)人民代表的权利:(板书)(指导学生画书,并对这些权利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4)人民代表的义务:(板书)(指导学生画书,并对这些义务的遵守进行说明。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8页上端的楷体字材料。
以上人民代表的义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人民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板书)教材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作了文字定义。
在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它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其次,它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来的;再次,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板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
人代会制度直接体现了这一性质,它保证人民参加国家管理,把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通过法定的程度直接转化为国家意志,真正实现人民的权力,是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民主共和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板书)一方面,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是由人代会直接和间接创建和决定的。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有权依法组建其他国家机关,拥有对这些机关的组织、领导、监督权。
这些权力的运用和立法权配合起来,就可以直接批准或授权批准其它国家机关所建立的各种制度。
教材28页的比一比中提出的问题,请一位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并保证人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尤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国家权力机关来实际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权力。
4.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教师指出认识这个内容分三个层次: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板书)(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板书)主要体现在人民有权选择代表来反映自己的意愿,而且对代表有监督权、罢免权,而代表也有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见教材小黑体字)(2)有利于保证中央与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板书)由中央决定,需要在全国作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处理地方性事务。
这既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创造性。
(适当举例)(3)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板书)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各级人民代会中,都有适当少数民族的代有名额;第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
(4)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板书)请同学们阅读29页的楷体字材料,材料中提出的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些做法,都是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的,是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举措。
然而,完善的前提是坚持,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于我国国情,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
了解了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还了解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几项工作。
最后,再强调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是高三政治常识学习的重点,希望大家今后还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这方面的知识。
请同学们回去采访人民代表,回去报告采记情况,以使大家更加深入具体地理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