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热点分析-探索性问题

中考数学热点分析-探索性问题

中考数学热点分析--探索型问题一、内容综述:1.探索型问题分类①结论探索型问题:一般是由给定的已知条件探求相应的结论,解题中往往要求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②条件探索型问题:条件探索型问题,一般是由给定的结论反思探索命题,应具备的条件。

2.探索存在型问题解决法解决方法:①直接解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求的结论。

②假设求解法:假设某一命题成立--相等或矛盾,通过推导得出相反的结论。

③寻求模型法二、例题精讲:-------------------------------------------------------------------------------------------------------------------------------------------例1.已知点A(0, 6), B(3,0), C(2,0), M(0,m),其中m<6,以M为圆心,MC为半径作圆,则(1)当m为何值时,⊙M与直线AB相切(2)当m=0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当m=3时,⊙M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由第(2)题验证的结果,你是否得到启发,从而说出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M 与直线AB相离?相交?((2),(3)只写结果,不要过程)(江苏常州中考题) 分析:如图(1)只需d=r。

作MD⊥AB ,当MD=MC,直线和圆相切,MD用相似可求。

(2)d与r比较(3)(1)是三种位置关系中的临界位置说明:在解有关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这类问题时,一般应先求出这一直线与圆位置相切时应满足的条件,然后再辅以图形运动,分别考察相离,相交的条件。

说明:判断探索性的问题:是指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的判定,图形与图形的位置关系判定,方程(组)解的判定等一类问题。

-------------------------------------------------------------------------------------------------------------------------------------------例 2.已知a,b,c分别是ΔABC的∠A,∠B,∠C的对边(a>b),二次函数y=(x-2a)x-2b(x-a)+c2的图象,顶点在x轴上,且sinA,sinB是关于x的方程(m+5)x2-(2m-5)x+m-8=0的两个根。

(1)判断Δ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m的值(3)若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为25π,求ΔABC的内接正方形(四个顶点都在三角形三边上)的边长。

分析:(1)顶点在x轴上,判别式Δ=0,可得a,b,c的关系,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形状(2)再利用同角的关系得m (3)需分类来求。

解:(1)由已知二次函数化简,整理得:---------------------------------------------------------------------------------例3.如图,已知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1)操作并观察,如图,将三角板的45°角的顶点与点C重合,使这个角落在∠ACB的内部,两边分别与斜边AB交于E、F两点,然后将这个角绕着点C在∠ACB的内部旋转,观察在点E、F的位置发生变化时,AE、EF、FB中最长线段是否始终是EF?写出观察结果。

(2)探索:AE、EF、FB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即能否有EF2=AE2+BF2)?如果能,试加以证明。

分析:操作、观察不是重点,探索、猜测才是整个题目的重点,是难点,也就是说,从操作中获取信息是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

(1)中只须旋转∠ECF 中用刻度尺量一量或观察,即可得到。

(2)要判断EF2=AE2+EF2,思路是把AE、EF、FB搬到一个三角形中,通常用平移、翻折、旋转等方法,此题目用翻折的方法,出现和线段AE、BF相等的线段,并且和EF在一个三角形中。

解:(1)观察结果是:当45°角的顶点与点C重合,并将这个角绕着点C在重合,并将这个角绕着点C在ÐACB内部旋转时,AE、EF、FB中最长的线段始终是EF。

(2)AE、EF、FB三条线段能构成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例4.(北京朝阳区,最后一题)如图,一个圆形街心花园,有三个出口A,B,C,每两个出口之间有一条60米长的道路,组成正三角形ABC,在中心点O处有一亭子,为使亭子与原有的道路相通,需再修三条小路OD,OE,OF,使另一出口D、E、F分别落在ΔABC分成三个全等的多边形,以备种植不同品种的花草。

(1)请你按以上要求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将你的设计方案分别画在图1,图2中,并附简单说明。

(2)要使三条小路把ΔABC分成三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应怎样设计?请把方案画在图3中,并求此时三条小路的总长。

(3)请你探究出一种一般方法,使得出口D不论在什么位置,都能准确地找到另外两个出口E、F的位置,请写明这个方法。

(4)你在(3)中探究出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正五边形吗?请结合图5予以说明,这种方法能推广到正n边形吗?-------------------------------------------------------------------------------------------------------------------------------------------例 5.某房地产公司要在一块地(图中矩形ABCD)上规划建造一个小区公园(矩形GHCK),为了使文物保护区ΔAEF不被破坏,矩形公园的顶点G不能在文物保护区内,已知AB=200m, AD=160m, AE=60m, AF=40m。

(1)求矩形小区公园的顶点G恰是EF的中点时,公园的面积。

(2)当G 在EF上什么位置时,公园面积最大?分析:第一问比较容易,求出矩形GHCK的长和宽,注意利用ΔAEF的条件。

第二问是个探索性的问题,求面积的最大值,常用的办法是将面积表示成长(或者宽)的函数。

说明:对于探索某一个量最大、最小的问题,利用函数思想是首选的方法,可以设置适当的变量,所求的量用它来表示,从而用函数的最大最小来求------------------------------------------------------------------------------------------------------------------------------------例6.某校的教室A位于工地O的正西方向,且OA=200米,一部拖拉机从O点出发,以每秒5米的速度沿北偏西53°方向行驶,设拖拉机的噪声污染半径为130米,试问教室A是否在拖拉机的噪声污染范围内?若不在,请说明理由;若在,求出教室A受污染的时间有几秒?(已知:sin53°≈0.80, sin37°≈0.60, tan37°≈0.75)(福州)说明:这种问题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目中出现较多。

要求:1、要能准确画出辅助方位图;2、完成从实际问题到几何模型的转化,转成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例7.如图的曲线表示一辆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4)11:00到12:00,他骑了多少千米?(5)他在9:00~10:00和10:00~10:30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6)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用午餐?(7)他在停止前进后返回,骑了多少千米?(8)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11:30和13:30时,分别离家多远。

(10)何时距离家22千米?分析:这个曲线图,与课本上函数图象的不同点在于横轴表示的时间不是从0开始的,而是从9开始,横、纵轴上的数值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实际含意。

(t,S)解:(1)12点,30千米(2)10点半,半小时(3)离家17千米(4)11:00到12:00,他骑了13千米(5)9:00~10:00的平均速度为10千米/时,10:00~10:30的平均速度是14千米/时(6)12点到13点(7)返回骑了30千米(8)2小时,15km/h.-------------------------------------------------------------------------------------------------------------------------------------------例8.有一批货,如果月初售出,可获利1000元,并可得本利和再去投资,到月末获利1.5%;如果月末售出这批货,可获利1200元,但要付50元保管费,请问这批货在月初还是月末售出好?解:设这批货成本为a元,月初出售到月末可获利润P1=1000+(a+1000)×1.5%=0.015a+1015月末出售可获利润P2=1200-50=1150元P1-P2=0.015(a-9000)故为a>9000时,月初出售好;当a=9000时,月初,月末出售相同;当a<9000时,月末出售好。

-------------------------------------------------------------------------------------------------------------------------------------------例9.某水库的闸板如图所示,它的形状是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矩形组合而成,为了周围封得好,周长应尽可能小,但为了使水的流量越大越好,希望面积尽可能地大,问当周长一定时半圆半径r和矩形高度h应怎样取才好呢?分析:在周长一定的条件下,面积的大小即与r有关又与h有关,即S是r 和h的函数,在含两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中,通常由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转化为含一个的再求最值。

说明:利用函数关系式求最值问题,在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周长最小,面积最大材料最省,效益最好等等,往往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式,通过求函数的最值来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