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生1,已知A商场打五折销售,妈妈要买的裙子标价是230元,这样就能算在A商场买这条裙子需要的钱数是原价的50%,列式为230×50%=115元,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在A商场买这条裙子需要115元。
生2,因为B商场的优惠要求是满100元减50元,妈妈要买的这条裙子230元里面有两个100元,所以减去的是2个50元,即50×2=100元,那么妈妈在B商场买这条裙子还需要230-100=130元。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会进行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2.能按折扣计算商品价格,能应用成数进行有关计算,会解决计算应纳税款和利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单元 教学 重点
重点:1.认识并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并能改写成百分数。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
百分数(二)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部分的内容。百分数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折扣、成数等概念,并总结出它们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将问题转化成百分数的简单应用题。本单元内容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第1课时总计第1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2月20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折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学会列方程或算术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师:你会建议妈妈去哪家商场呢?
三、展示点拨
通过计算比较一下几种购买方案,才能知道哪种销售方式比较
便宜。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
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
是“合理购物”。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五、拓展练习:完成导学案“拓展延伸”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教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2.能解决与折扣、成数、税率、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
教学
难点
理解并掌握税率、利率等复杂的计算方法。
单元
课时
安排
7课时
1、理解八五折的意思(八五折什么意思?)
2、生说出现价是原价的85%
3、教师带着学生体会,已经转化成了百分数应用题了
4、带学生分析思路
5、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答:例1(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三、展示点拨
解题思路一:先求现价再用原价减现价
160-160×90%=160-144=16(元)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2年后取款,小丽能得到375元利息吗?为什么?
加上她存入本金50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5375元。
方法2:先求分别的率,也就是倍数,然后看一共是多少倍?
三、展示点拨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第二单元第2课时总计第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2月20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成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量率对应的数学知识!
4、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阅读11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例如:小丽2001年月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02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确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一、导入明标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東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生1,打折消售。
生2,有奖销告。
生3,返券或返现金促销。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目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二、自主探究
1、教材第12页例5
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下面让学生回答:
解题思路二:先求便宜的折扣再用原价乘便宜的折扣
160×(1-90%)=160×0.1=16(元)
其实打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生活,挑战自我。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五、拓展练习:完成导学案“拓展延伸”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5000×3.75%×2=375(元)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五、拓展练习
完成导学案“拓展延获?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第5课时总计第5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2月20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
按照3.75%的利率,如果小丽将5000元钱存整取2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5000×3.75%×2=375(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1、同学们都去过商场买东西,你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哪些促销手段?(降价,打折、买几送几、送货上门等)出示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打折。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1(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
“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提问: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节电二成五,表示少用了25%。)
少用25%,什么意思?---用了去年的75%。
三、展示点拨
用分数应用题解决:350×(1-25%)=350×75%=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五、拓展练习
完成导学案“拓展延伸”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第4课时总计第4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2月20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利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