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备课纪录1
例3.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求证:HN=PM.
例4.已知:AM是ΔABC的一条中线,BE⊥AM的延长线于E,CF⊥AM于F,BC=10,BE=4.求BM、CF的长.
例5.如图,已知ΔABC≌ΔA'B'C',AD、A'D'分别是ΔABC和ΔA'B'C'的角平分线.
2、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图形变化途径.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
主要内容
知识要点
突破手段
典型例题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观察思考:每组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1、每组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都一样。2、每组的两个图形都可以重合。
请列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如同底相片等)
(1)请证明AD=A'D';
(2)把上述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
(3)你还能得出其他类似的结论吗?
书:P41/2
册:P27/3.5.6,P28/12.14
【四、直角三角形全等:HL】
●尺规作图
例1.已知:如图,AB⊥BD,CD⊥BD,AD=BC.
求证:(1)AB=DC:
(2)AD∥BC.
例2.已知:如图,AC=BD,AD⊥AC,BC⊥BD.
3.几何语言
∵△ABC≌△DEF(已知)
∴AB=DE,BC=EF,AC=D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C=∠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如图,已知△ABC≌△FDE,AB=8,BD=6,求BF长
例2.(垂直模型)如图1-10,AB⊥BC,ΔABE≌ΔECD.判断AE与D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突破手段
典型例题
【一、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SSS】
●尺规作图
例1.已知:如图2-4,AD=BC.AC=BD.试证明:∠CAD=∠DBC.
例2.已知:如图,AB=CD,BC=DA。
求证:∠B =∠D。(求证:AB∥CD。)
例3.AB=CD,BF=DE,AE=CF.求证:AE∥CF
例4.利用圆规和直尺可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你能说明其作法的理论依据吗?
求证:AD=BC;
例3.已知:如图,AE⊥AB,BC⊥AB,AE=AB,ED=AC.
求证:ED⊥AC.
例4.已知:如图5-6,DE⊥AC,BF⊥AC,AD=BC,DE=BF.
求证:AB∥DC.
书:P44/6.7
册:P29/5.6,P30/9,15
落实与检测
周测小条
书:P37/2
册:P24/11.17
【二、三8字证)
例4.
例5.
书:P38/例2,P39/思考(必讲),
册:P26/11-15
【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4:ASA、AAS】
●尺规作图
例2:如图,已知∠1=∠2=∠3,AB=AD,求证:BC=DE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备课记录(样张)
教研组数学备课组初一备课组长孙竹溪
时间
2018-4-23
地点
数学办公室
第次集体(集团)备课
主讲人
曲莹
参与人
初一数学教育集团教师
主讲课题
全等三角形
内容纪要
全等三角形定义
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
课时详案
课题
12.1全等三角形
计划课时
1
本节教学
实施标准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能够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特征: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二、全等三角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结论: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周长面积相等。
图1-10
变式1:∠ABC=90°,△ABC≌△EDB,
求证:DE⊥AC
变式2:册P22/17
书:P33/3.4,P34/6(整体)
册:P22/14(8字形),15(证垂直方法)
落实与检测
周测小条
课时详案
课题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计划课时
5-6
本节教学
实施标准
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主要内容
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