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2575

3
107.1
1400.5
内地
8.42
19.64
105.2
1655.5
4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179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
(1949
-
1984)
[M
].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4:
137.
在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失误和中国的实际困境之后,
随着我
国实施改革开放,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平衡发展向非平衡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及有
色金属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相对来讲则资源十分贫瘠,
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
农业生产几近困境。
有一些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小规模的交
通问题,
但是资源问题始终是难以依靠人力解决的,
因此这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发
展的致命伤。
不可弥补的缺陷不仅仅使得一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先天性的困难和不
崎岖不平。这样差异的影响要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A.
地形地势差异造成的交通问题,东南及北方地区交通发达,交通网密度
大,而西南、西北地区交通条件差。这又引发了以下的问题:
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交通不发达使得很多可开发资源不能得以利用。
交通的发达有利于信息的沟通交流,也有利于人才的流通和技术的
发展。
交通的作用不仅仅具体的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交通也会为枢纽城市
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
济地带,
开始实施重点发展内地,
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这是中国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的第一次大转向。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特点是:
强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内地。
通过这一
时期的发展,
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
与沿海的差距逐渐缩小;
各个地区逐
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但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
一是根据当时大的国际环境备战
的实际和边防安全的需要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规律上,
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
沿海区域的发展,
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

是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
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

1

改革开放前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比较(
1978/1952

企业数(万个)
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亿元)
1952
1978
1952
1978
1952
1978
全国
16.95
38.84
343.3
4230.8
148.8
3193.4
沿海
8.53
15.20
238.1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我国存在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总的来讲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
气候和资源;
社会因素有历史基础、
产业结构和政
治政策之分。
1.
自然条件原因
第一,地形地势条件。东南地区多丘陵,但大体地势较平缓;东北、华北地
区以平原为主;西北地区则以高原为主,多荒漠;西南地区则多是喀斯特地形,
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加强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
交通是影响市场的很大因素,交通发达的地区也同样意味着潜在市
场的广阔。
B.
本身的地理位置使得东南地区靠海,海陆运输交汇,面向东南亚,市场
广阔。近代史上又有海岸城市和内河航运枢纽城市成为通商口岸,较内
地城市发展的早。
第二,
气候环境差异。
东南地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年温差较小,
足,
还有碍于未来长足的发展,
没有待开发的可能就不可能吸引人力、
物力和财
力的投入。
这样,
本身的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的可发展的缺陷,
成了西部地区较
东部地区的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2.
社会环境原因
第一,长期的历史原因
---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政
府依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这必然影响到第二、
三产业的
发展,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自然资源差异,如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甚至是
旅游资源等。
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先天性保证,
也是能够早就未来潜在发展
可能性的条件。
东南地区相对西北地区来说,
有很大的资源上的优势,
如东北地
区和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
东北及中原地区的煤炭资源,
热量
充足,降雨量丰富,土地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一年两熟或三熟。西北地区的
气候以大风干燥为主,年温差大,热量不足,降雨量少,土地贫瘠,农作物种类
少,
多为一年一熟。
比较可知,
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生产,
更何况
干旱问题严重的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甚至是本地人口的温饱问题。
第一
产业的发展差异标志着地区之间生产能力的差异,
发展转变。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国民经济的启动力
量,
按照效率优先原则,
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
在一定时期保留区域之间的经
济发展差距,
待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再有序地发展中西部落后地区,
逐步缩小东、
中、
西部之间的差距,
实现国民经济共同发展和人们共同富裕的目
标。随着这种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