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导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点突破】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电能使用电器时都需要电能。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2.火力发电火电(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该过程可表示为化学能――燃烧―蒸汽――→3.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归纳总结】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对比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2.原电池(1)概念: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4)被氧化性物质得到,【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弱。
(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Zn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CuSO溶液,则Zn4置换出的铜和锌能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加快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3)设计原电池:如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Fe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3【对点训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Cl+NaOH===NaCl+H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 )2(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 )(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 )(4)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5)原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一定是电极材料失电子。
( )答案:(1)×(2)×(3)×(4)√(5)×2.如图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 )解析:选C 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可知:A选项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B选项中的两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也不能构成原电池;D选项中的装置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只有C选项中的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解析:选D 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2019·汨罗高一检测)下列各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煤气⑤电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选A 煤、石油、天然气等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而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称为一次能源;煤气、电力、汽油、煤油、焦炭等,是在一次能源基础上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称为二次能源。
分点突破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装置甲知活动性:A>B,A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2e-===A2+;据装置乙知活动性:B>C,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据装置丙知活动性:D>A,↑,故c(H+)减小,pH增大。
据甲、乙、丙知活动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性强弱顺序:D>A>B>C。
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6.(2019·宜都高一检测)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A.a>b>c>d B.b>c>d>aC.d>a>b>c D.a>b>d>c[解析] 装置一是原电池,a极质量减小,说明a极金属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故a极金属比b极金属活泼;装置二没有形成原电池,可知b比c活泼,且c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装置三和四均形成原电池,易知d比c活泼,d比a活泼。
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故选C。
[答案] C7.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B.普通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火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经过一系列能量转化最终转变为电能解析:选 A A项,白炽灯工作时,电能除转化为光能外,还转化为热能。
8.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
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蜡烛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答案:D9.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答案:D10.(2019·瓦房店高一检测)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 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解析:选C 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u上有气泡生成,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导线中会有电子流动,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作正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D正确。
11.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解析:选B A项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增加了产生氢气的总量,错误;C、D 的量,但稀释了盐酸,降低了反应速率,错误;B项发生反应Cu2++项不影响H2Zn===Zn2++Cu,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正确。
12.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是( )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 Zn Cu CuCl2B Cu Zn H2SO4C Cu Zn CuSO4D Zn Fe CuCl2解析:选C B、C两项,电解质溶液中Cu2++2e-===Cu,B选项中是2H++2e-===H2↑,C正确。
1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如图所示)。
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____。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解析: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Fe失电子作负极,质量减轻,Cu2+在正极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金属铜沉积在上面使其质量增加。
答案:(1)D (2)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Cu沉积在其上,质量增加(3)Fe+CuSO4===FeSO4+Cu14.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能自发进行。
(3)根据电池反应式Cu+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溶液。
3答案:(1)(A)不能,(B)可以(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Cu Cu-2e-===Cu2+氧化反应碳棒、Ag、铂、金(任选一) 2Ag++2e-===2Ag 还原反应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