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护理常规
脑挫裂伤是常见的原发脑损伤,既可发生于着力部位,也可在对冲部位。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前者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轻,软脑膜完整;后者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者常同时存在,合称为脑挫裂伤。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严重的脑挫裂伤,由于脑水肿和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血压高、脉搏缓慢、呼吸深而慢,严重者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伴下丘脑损伤者,可出现持续高热。
2、注意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出现。
伤后立即昏迷是原发性脑损伤;伤后清醒后转为昏迷或意识障碍不断加重,是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的表现;躁动病人突然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
通过格拉斯哥评分量化反应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3、瞳孔的变化对比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重症患者需15—30min观察一次。
同时注意观察两侧眼裂大小,眼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4、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应吸出,深昏迷病人应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
呕吐时将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
5、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较晚发生的呕吐大多是由于颅内压变化而造成的。
6、神经系统体征脑皮质区受损时,伤后立即出现与脑挫裂部位相
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或体征,如失语,对侧肢体瘫痪等,但额叶和颞叶前端等“哑区”损伤后,可无明显局灶症状和体征。
7、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适时吸痰,如发生呕吐,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2、开放气道,维持呼吸功能舌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
呼吸减弱并潮气量不足不能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者,及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加强湿化,避免呼吸道分泌物过于黏稠,以利于排痰。
建立人工气道者,加强气道管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
(二)手术前后的护理
1、手术前手术前2小时内剃净头发,洗净头皮,待术中再次消毒。
2、手术后①体位: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或仰卧位,避免切口受压;小脑幕下开路术后,应取侧卧位或侧府卧位。
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以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③引流管的护理:手术中常放置引流管,如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脑膜下引流等,护理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预防颅内逆行感染,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④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防止头部
转动或受震荡,搬动病人后应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
(三)并发症的护理
1、压疮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尤其注意骶尾部、足跟、耳廓等骨隆突部位;消瘦及高热者需每小时翻身一次,长期昏迷、一般情况较好者可3-4小时翻身一次。
2、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适当的温湿度,注意消毒隔离,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翻身、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预防误吸,预防呼吸道感染。
3、废用综合征四肢保持功能位,每日作四肢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3次,以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泌尿系统感染留置导尿的病人,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长期导尿者,宜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5、便秘若病人生便秘,可用缓泻剂,必要时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切勿大量高压灌肠,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而诱发脑疝。
6、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者,角膜涂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盖上眼睑,甚至进行眼睑缝合术。
7、外伤性癫痫任何脑损伤都可能引起癫痫,早期发作的原因是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晚期癫痫发作主要是脑的瘢痕、脑萎缩、感染、异物等引起。
预防癫痫发作可适当给予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癫痫发作时可适当给予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抽搐停止,并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
保证病人睡眠,避免情绪激动,预防意
外受伤。
8、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裂伤所致,病人可有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的表现。
遵医嘱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处理。
病情稳定,排除颅内血肿及颅内压增高,脑疝后,为解除头疼可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
9、消化道出血下丘脑或脑干损伤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诱发。
遵医嘱补充血容量、停用激素外,还应使用止血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等。
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发生误吸。
(三)一般护理
1、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昏迷病人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营养支持创伤后应激反应使分解代谢增强,血糖增高,乳酸堆积,后者可加速脑水肿。
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消耗。
早期采用肠外营养,肠蠕动恢复后,即可鼻胃管补充营养。
3、降低体温呼吸道、泌尿道及颅内感染均可导致体温升高,脑干或下丘脑损伤常引起中枢性高热。
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及时处理。
应采取减低室温,头部戴冰帽、使用冰毯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无效或有寒战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亚低温冬眠疗法。
4、躁动护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呼吸道不通畅、尿潴
留、便秘等等,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排除,慎用镇静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应特别警惕躁动可能为脑疝发生前的表现。
对躁动病人不可强加约束,避免因过分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加床栏保护戴约束手套,以防坠床和抓伤,必要时由专人护理。
(四)用药护理
1、降低颅内压药物如使用利尿剂、脱水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减轻脑水肿,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为医师调整应用脱水剂间隔时间提供依据。
2、保护脑组织和促进脑苏醒药物巴比妥类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脑代谢率的作用,可改善脑缺血缺氧,有益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
但此类药物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抑制和呼吸道引流不通畅,使用中应注意监测病人的意识、脑电图、血药浓度及呼吸情况。
3、镇静镇痛药物疼痛时给予镇痛镇静,但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五)康复护理脑外伤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功能,促进运动反射的重新建立及意识恢复,其中包括被动运动和音乐疗法。
被动运动主要是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在各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进行屈曲、伸展、外展等关节活动。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轻型脑损伤的病人应尽早生活自理。
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的病人应给予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
2、康复训练对存在失语、肢体功能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当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
对病人耐心指导,制定合适目标,帮助病人努力完成,一旦康复有进步,病人会产生成功感,树立起坚持锻炼和重新生活的信心。
3、用药指导有外伤性癫痫者,按时服药控制发作,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不可突然中断服药。
【出院指导】
1、出院后需要继续鼻饲者,教会家属鼻饲饮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重度残障者的各种后遗症应采用适当的治疗,鼓励病人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指导其部分生活自理;并指导家属生活护理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
长期卧床者应预防皮肤压疮。
3、去骨瓣减压者,外出应戴安全帽以防意外事故挤压减压窗,适
时进行颅骨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