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18
2007年西安10大社会阶层收入差距
19
二、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的定义 社会分层结构是指各个社会群体在社会不平等格局中 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阶级与阶层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单元 新的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 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体系 由于社会层级的多元性,使得社会中存在着多元化的 阶层结构。
27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的社会位置的变动。索罗金提出,社 会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前者是在 同等层次群体间的流动,而后者是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转 换。向上流动就是通过底层上升通道从而实现突破阶层固 化的一种积极方式,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常说的流动人 口除了地域上的流动以外,更多的意义而在于此。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有希望、有 信念、有机会、有努力,就可以脱掉“贫穷”的帽子,但 是,如果缺少了这些前提条件,让他们感觉到没有通道可 以向上流动、改变自己的命运,绝望而又无助,会极易造 成心理扭曲,仇视社会、仇视一切,进而做出伤害自己或 他人甚至是自己亲人的举动,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社 会稳定。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 与社会分层
1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二、社会分配制度及其不平等性
社会分配制度 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性
三、社会学视角中的社会不平等
不平等的社会性 不平等的多元性
2
我国的分配制度
3
4
5
四、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
25
有调查表明,自1978年以 来,家庭背景因素和制度因 素对个人教育机会的影响明 显上升,已从1980年代初 期的9.9%猛然上升至1990 年代的17.9%,而近年来, 这种影响仍然在上升。 显然,由于所受教育程度 的不同,个人的发展方向和 发展机遇也同样不同。
26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从流动方向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 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层次的地域和群体之间流 动。 从流动的原因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性流动和结 构性流动。 从流动发生的时期来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一生中 的流动和代际之间的流动。
对分配不平等各方面的定量描述。 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过程的影响。 对某些特殊群体的重点研究,如农民工、少数种 族和民族、老年人、妇女等群体。 对社会流动和地位获得的研究。 各国社会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比较研究。
8
9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或译坚尼系数, 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 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 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 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 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2013 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 系数,2012年中国为0.474。系数导向意义引发 关注。
16
17
10个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张永春介绍,西安的10个社会阶层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为 标准来划分的,分别为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 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 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 阶层、城市无业和失业阶层10个社会阶层。“西安的富裕阶 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很少,能占两成多,低收入阶层人数 占近八成。”张永春说,属于富裕阶层的社会管理者、经理 人员、私营企业主合计占总人口的2.7%;属于中等阶层的 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合计占总人口的23.2 %;属于下层的服务员、工人、农民是:社会不平等是 社会所需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激进派的理论要点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不在 于社会本身的需要,而是由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 或集团通过各种强制性的手段(甚至是暴力手段) 来剥夺另外的人或集团的利益,从而使自己在社 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报酬。
6
7
五、对社会不平等的经验研究与测量
20
三、社会分层的后果
社会分层对社会成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居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社会成员在生活机会上有 明显的差别。 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往往 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中,个人或群体在 各个方面的社会地位往往会不一致。
21
22
社会分层所导致的社会反应 就个人而言,处于较低阶层中的社会成员首先会 力图通过各种合法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低地位状 况。 社会分层会产生群体意识。 当下层群体的人数较多,并且社会不平等程度较 高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抗性可能会增强。
10
11
12
13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制度化的不平等,即有法律和社会习俗 所规定,并由社会的主体文化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 而不包括那些由偶然原因引起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注重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如各职业 群、年龄组等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14
15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状 况,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能够相对公平并持续和 谐地发展。 案例: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主持的课题《从 社会学 视角深析和谐西安的社会分层》发布。该课题指 出,截至2007年,西安市常住人口已经分化为10 个社会阶层,尚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23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 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转化过程。 社会流动既可能发生在社会成员个人身上,也可能发 生在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中。
24
2005年,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 题组”推出第二部力作———《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 告》。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社会还未形成公正、合理、 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其中还例举了一种重要形式: “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据这份《流动报告》称,当前中国社会,人的地位变 迁受家族影响较大,在流动机制的九个自变量中,父亲 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父亲的单位部门就占 了三个。也就是说,当前我国个人的发展机遇,受“家 庭资本”的影响极大。而这种“家庭资本”的效用,损 害的恰恰就是社会的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