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合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合集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三、通读全文A、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合作探究1、本文有________ 则日记组成,第一则突出了“高”和“秀”,第二则突出了“奇”。

请你分别找出具体句子。

2、作者所描绘的山川景物中蕴涵了哪些韵味和深意?3、本文为何屡次写江流和船行?4、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展示交流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2、本文有_______ 则日记组成,第一则突出了“高”和“秀”,第二则突出了“奇”。

请你分别找出具体句子。

3、作者所描绘的山川景物中蕴涵了哪些韵味和深意?4、本文为何屡次写江流和船行?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点拨升华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检测达标B 、 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 、 舟中估客莫漫狂。

估客:贩货的行商。

D 、 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 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A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C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不然也。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C 、之(1)信造化之尤物A 、然(1)杰然特起(2)自数十里外望之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3)徙倚久之而归 (3)实不然也 (4)何功之有哉? (4)碧峰巉然孤起(5)之二虫又何知B 、以D 、而(1)突兀而已(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徙倚久之而归 (2)复以小艇游庙中 (3)岸土赤而壁立(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而母立于兹(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晚泊沙夹(3)掠江东南去 (2)岸土赤而壁立(4)上干云霄6、翻译下列句子(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1、 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A 、有俊鹘抟水禽(tu h ) 2、 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A 、 信造化之尤物)B 、沙洲葭苇(ji q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C 、潦缩(li Gh )D 、岸如赪(ch e ng )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B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D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反思感悟1、本课我的收获是:2、存在的疑惑是:3、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庖丁解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2、领会《庄子》散文以故事说明道理,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点。

3、感受散文形象,品味展示散文形象的文辞,把握塑造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三、通读全文A 、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合作探究1、归纳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2、文章有哪些词对庖丁解牛技术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说一说它们的作用3.课文第3 段庖丁的话可分几层?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阐述庖丁的“经验之谈”的。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5、本文有何写作特点?展示交流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2、归纳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3、文章有哪些词对庖丁解牛技术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4.课文第3 段庖丁的话可分几层?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阐述庖丁的“经验之谈”的5、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6、本文有何写作特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合集点拨升华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检测达标1、解释通假字砉然向然技盖至此乎善刀而藏之2、解释古今异义奏刀騞然乃中《经首》之会进乎技矣所见无非牛者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视为止,行为迟因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吴见其难为3、解释下列虚词:(1 )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③视为止,行为迟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 )乎①技盖至此乎?②进乎技矣③依乎天理④而况大軱乎!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 )然①奏刀騞然②因其固然③虽然,每至于族...... ④怵然为戒(3 )于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④虽然,每至于族4、解释下列特殊句式技盍至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技经肯綮之未尝视为止,行为迟5、下列三组句子中,每一组里哪个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厂①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全牛。

♦♦♦♦〜一②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 -①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的地步。

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②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

.①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②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又被提升为处长,难怪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6、解读课文:1、课文中,与“目无全牛”这个成语有关的内容是哪些?翻译:2、课文中,与“游刃有余”这个成语有关的内容是哪些?翻译:3、课文中,与“踌躇满志”这个成语有关的内容是哪些?翻译:反思感悟1、本课我的收获是:2、存在的疑惑是:3、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项羽之死》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明确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2.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格与命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运。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二、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三、通读全文A 、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合作探究1、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2、每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同的性格侧面,试结合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项羽的性格3、结合项羽的一生经历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4、在你心目中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5、本文有何写作特点?展示交流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2、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3、每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同的性格侧面, 试结合文本中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描写分析项羽的性格4、结合项羽的一生经历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

5、在你心目中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6、本文有何写作特点?点拨升华1、对 xx 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一、指出并解释通假字1、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二、指出并解释活用词.1、 项王军壁垓下: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直夜溃围南出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2、左,乃陷大泽中3、然今卒困于此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5、骓不逝兮可奈何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四、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9 / 42检测达标2、乌江亭长檥船待:4、亦足王也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五、拟写一幅对联或一首诗评价项羽拓展延伸1、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主卷土来 ?2、用一句名言,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联系现实进行点评。

发制人、取而代之、以一当十、沐猴而冠、 锦衣行昼反思感悟4、本课我的收获是:5、存在的疑惑是:6、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阿房宫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3、下列成语都来自《史记》,请你给以解释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力能扛鼎、笔力雄健、一决雌雄、拔山盖世、妇人之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 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壁上观、先、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三、通读全文A 、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1、对下列一词多义进行解释(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③黄鹤一去不复返()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一鼓作气()(2 )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 )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合作探究1、第一段是怎样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述的?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展示交流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2、第一段是怎样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述的?3、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4、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5、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点拨升华1、对xx 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检测达标3、 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句式( 1)( )句:灭六国者,六国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