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学 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 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展
教育与人的发
第一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 一、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二、人的本质 • 三、人的素质
一、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一)人是教善(动物可以生
活在自然环境中,人纯粹靠先天的遗传不能实现生存,需要 通过教育和学习认识世界)
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语言、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 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为人的身 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 其阶段 (3)遗传素质对不同的机能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随着机能 的复杂度增大而呈递减趋势 (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 个体的不断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 (5)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6)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 关
三、人的素质
(二)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 • 1、基本性(没有有无的区别,只有高低的区别) • 2、稳定性 • 3、内隐性(在活动中体现、展示) • 4、个体性
三、人的素质
(三)人的素质结构 • 1、从人的自然本性划分(生理素质、心理 素质) • 2、从人的社会本性划分(知识素质、智力 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等) • 3、从人的个体化活动划分(个性素质—职 业素质)
二、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二)智力发展理论: 1、双因素说: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2、群因素说:智力包含七种因素 3、三维结构说: 4、多维取向的智力理论:
二、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三)道德发展理论: 1、水平I——前习俗水平 2、水平II——习俗水平 3、水平III——后习俗水平 阅读P75 案例,深入了解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顺序性 (二)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 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不均衡性: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教 育 (四)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案例:
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 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 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 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 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 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
物质、文字----传递智慧的结晶)
思考:P61 想一想
一、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二)教育的对象是人
1、教育的对象是未成熟的人(人出生时是无法独立
生活的,很多动物可以----教育是使个体成熟的必要条件之一)
2、教育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动物的教、学是一种
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人类的教育是受思想的指导,不 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
• 思考: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吗?
一、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身心 两个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积极变化 人的身体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制增强 两个方面 人的心理发展:一是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二 是思想品德和审美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 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 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1、认识的过程:同化、顺应、平衡 2、认知发展的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 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 段 分析:P69-70 案例
思考:对人的教育和对动物的训练有 什么区别?
二、人的本质
(一)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的生命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大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前提 人要遵循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二、人的本质
(二)人的社会本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始终是变化的
二、人的本质
(三)人的个性本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某种环境下或者说遇到某种事 物时,会习惯性地选择特定行为、思想意识等 人在社会中生活,个性受到社会的制约
五、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引导个体发展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3、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 4、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谢 谢
三、人的素质
(一)人的素质的含义 • 定义1:《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 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 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 备的能力 • 定义2:“素质” 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层次高低取决于 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 • 定义3: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 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 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 来的那种东西, •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 量. • 定义5:“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 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 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 职业 •
五、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的理由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较强的计划性 3、学校教育是特殊的实践活动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的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 3、家庭环境的因素 4、社会发展状况 (三)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案例: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 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 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 因素决定的。 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1、上述看法是错误的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 在可能性,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
3、能否成为音乐家的现实,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活动 (教育)。 4、先天和后天,内因和外因结合。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 素及其作用
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个体发展的资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 限制 (2)环境对人的影响既取决于环境自身,也取决于个体的意 识发展水平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 发挥
3、活动在任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 性作用 (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 (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
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四、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划分观点概述 1、单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2、双因素论: 儿童的心理发展受遗传和环境二因素共同影响 3、多因素论: 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遗传、 环境、教育以及个体内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