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县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普通建筑石灰岩矿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刘飞(玉溪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系,2007级 2007044111)指导教师:高小茵提要:本文对云南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通过竞拍取得的澄江县国土资源局拍卖的阳宗镇瘦大地普通建筑用石灰岩矿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
该项目的开采对于当地资源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石灰岩矿开采;环境影响分析。
引言新建项目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采砂场位于澄江县县城(凤麓镇)正北方向,平距约15公里左右。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0′15″~103°00′28″、北纬24°47′23″~24°47′23″,矿区平面投影面积为:0.0326km2,开采深度为:2225—2325米。
矿区属澄江县阳宗镇管辖。
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阳宗镇,阳宗镇至澄江县有高等级公路相连。
矿区至最近村庄大竹箐1km,大竹箐距离阳宗镇4km,距澄江县城约15km。
建设项目区内植被类型主要以杂草为主,覆盖率约50%,生物群落一般,生态结构一般。
项目区没有国家和省级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不属于自然保护区。
本文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从政府对于该项目环境影响的判断,对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的预测,对策措施的选择和发展控制方向的引导开展此分析,以期该建设项目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没有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监测,项目地处农村荒山坡,砂场所在地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周围是荒山坡和部分林地。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及项目周围环境情况,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保护。
评价区范围内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环境空气质量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1.2 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地基开挖、原料运输、土建施工等产生的扬尘量较大,对周围大约200m范围环境空气会造成一定污染,应及时洒水抑尘,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遮蔽、覆盖等措施,杜绝运输途中沿路漏洒,材料堆放要规整,场地挖方产生的土方应及时回填,使施工时产生的扬尘降到最低限度,达GB162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的要求,即周界外最高点颗粒物浓度≤1.0mg/N m3。
1.3 生产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矿山露天开采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爆破、采装、破碎筛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炮烟。
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大部分为粒径大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影响范围较小,通过采取洒水措施可防止粉尘高浓度扩散。
项目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居民区在800m,矿山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较局限,并且只发生于白天。
因项目作业场地开阔,炮烟很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1)粉尘:建设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凿岩粉尘、爆破粉尘、矿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露天采装时的扬尘以及运输扬尘。
为无组织排放。
①凿岩粉尘:凿岩钻孔时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90m3/a。
②爆破粉尘:爆破产生粉尘约2.25m3/a。
③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晴天,每年破碎时产生的粉尘量为4.77吨/年,以无组织形式随风扩散。
项目采用湿式破碎作业,即向空气中以及碎石洒水雾的方法降尘。
其除尘率按80%计,粉尘排放量为1.908吨/年。
在雨季,空气中水分含量大,矿石含水率高,破碎作业时基本不产生粉尘。
④采装时筛分扬尘:根据类比,该项目筛分时所产生的无组织扬尘约为6.75m3/a。
经洒水除尘后,除尘率按80%计,排放量为1.35m3/a。
⑤道路扬尘:项目使用道路距离大竹箐村民小组约650m,且间隔许多高矮林木,要求运输车辆在经由居住区附近时以≤5km/h的速度行驶。
根据《工业逸散性粉尘控制技术》中的经验估算,运输扬尘产生量约为4.5m3/a。
经道路洒水除尘后,除尘率按80%计,排放量为0.9m3/a。
(2)炮烟:矿山爆破一般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总量(包括CO和NOx等)折算成CO的生成量,不得超过80L/kg。
根据资料计算,炸药爆破时产生的CO约28.0L/kg (标况,下同),NOx约2.7L/kg,折算成CO总量约45.6L/kg,远小于80L/kg。
可见矿山爆破时产生的有毒气体量很少,项目属露天爆破,其大气扩散能力很强,有毒气体难以积聚,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的危害。
(3)食堂油烟:项目职工食堂拟设1个灶头,采用液化石油气。
废气来源于职工食堂烹调产生的油烟和石油气的燃烧,类比分析,油烟排放浓度为1.016mg/m3。
排放废气的油烟浓度能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要求,即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
2.水环境的影响分析2.1水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附近的主要地表水为南盘江和阳宗海。
首先,项目区域属于南盘江柴石滩水库出口—狗街段支流汇水区域,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南盘江柴石滩水库出口—狗街段水质为Ⅳ类水体,主要功能为工业用水,项目区域为支流的发源地,无明显的地表河流。
其二,阳宗海是一个集工农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渔业、旅游业发展为一体的多功能性湖泊。
根据《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规定阳宗海水质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标准保护。
昆明市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阳宗海水质情况,2010年一季度,阳宗海湖体砷浓度超过Ⅴ类水标准,总磷、总氮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余指标符合Ⅱ类水标准。
经调查,项目纳污水体宝山龙水库目前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划分,宝龙山水库水质为Ⅳ类。
2.2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在此期间日均施工人员为10人计,施工人员有半数(按5人计)工地食宿,不在工地食宿的人员(5人计),施工期生活用水及排水量详见表2-1。
.表2-1 项目施工其工人用水及排水量估算表总施工人员(10人)用水类型用水定额日最大用水量(m3)日排水量(m3)总排水量(m3)工地食宿(5人)盥洗用水100L/ d۰人0.5 0.425 38.25食堂用水10L/餐۰人(按3餐/天计)0.15 0.1275 11.475不在工地住宿(5人)食堂及其它用水50L/人、天0.250.212519.125合计————0.90 0.765 68.85 主要污染因子为COD Cr、SS等,排放情况详见表2-2。
表2-2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情况一览表项目日排放量总排放量排放浓度(mg/L)废水量0.765m368.85m3—COD Cr0.3825kg 34.425kg 500SS 0.1912kg 17.2125kg 250 施工废水主要为泥浆废水,来自浇筑水泥工段,主要污染因子为SS。
项目施工期日用水量大约为1m3,总用水量为90m3,废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85%计算,总排放量76.5 m3;含有水泥、泥沙,悬浮物浓度较高,类比同类混凝土养护及设备清洗废水废水中SS浓度为1000~2000mg/L。
SS日产生量大约为8.5~17kg。
则建设期每日共计产生废水量约1.8 m3,拟建一容积为2m3的临时废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2.3 生产运行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废水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用于凿岩和洒水抑尘产生的废水,以及场内职工的生活污水。
(1)采石场废水项目采石区用水环节主要是钻机冷却用水,用水量40m3/d,产生34m3/d废水,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没有外排。
为补充蒸发及渗透造成的水量损失,每天需补充6m3。
(2)加工场废水加工场用水环节主要是除尘水及洗车用水量为30m3/d,产生25.5m3/d废水,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没有外排。
为补充蒸发及渗透造成的水量损失,每天需补充新鲜水 4.5m3。
根据生产特点,项目采石场和加工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其初始浓度约为1500mg/L,经沉淀后浓度约为70mg/L,水质较好;又由于采石场和加工场用水水质要求不高,因此,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
(3)生活污水矿山工作人员共计18人,在距采场西南面约250m外的矿山简易公路旁居住,厕所使用旱厕,粪便经化粪池发酵后用于周边旱地浇灌。
生活用水主要为食堂用水和职工盥洗、沐浴、洗涤用水,其中将食堂污水分为剩汤、剩菜及含油水收集后由附近农户运走喂猪,洗菜污水及职工洗漱污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
根据《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估算,项目生活用水及排水量见表2-3。
表2-3 项目用水量及排水估算表用水类型用水定额[1]数量日最大用水量(m3)日排水量(m3)年用水量(m3)年排水量(m3)盥洗用水100L/ d۰人18人 1.8 1.53 504 428.4食堂用水10L/餐۰人(按3餐/天计)18人/餐0.54 0.46 151.2 128.8合计———— 2.34 1.99 655.2 557.2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SS、COD Cr、BOD5、动植物油等。
生活污水水质浓度类比通海光明锻造有限公司的生活污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4。
表2-4 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污染物SS BOD5CODc r动植物油1.99m3/d;557.2m3/a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195 148 276 32 污染物排放量kg/d 0.431 0.327 0.61 0.071kg/a 129.3 98.1 153.7 21.2GB8978-1996一级标准mg/L 70 20 100 10项目生活污水量很小,拟建一容积为3m3的污水收集池,将生活污水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采矿对地表植被及土壤的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和采矿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需水量较少,主要用于湿法抑尘和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抑尘用水易于蒸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不大。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3.1建设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工程建设期本项目开挖土石方总量为5370m3(含剥离表土900m3),回填总量4470m3,弃方900m3(为剥离表土,用于后期绿化、道路区缓坡平整等)。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若按每人每日0.5kg计,施工人员10人,施工期为90天,则共产生生活垃圾0.45t。
生活垃圾收集后及时清运,并入大竹箐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