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A)

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A)

深刻思考中训练初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精准训练中剖析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
A、三条高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线段
C、有一个内角是30°,另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
3、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1cm或17cm
5、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4
B.6
C.4或8
D.8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
A.30°
B.60°
C.40°
D.不能确定
7、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 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2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5,则△ABD的面积是()
A.15
B.30
C.45
D.60
8、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A.10
B.7
C.5
D.4
9、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AB′与DC相交于
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DAB′=∠CAB′
B.∠ACD=∠B′CD
C.AD=AE
D.AE=CE
10、如图所示,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AD∥BC,现给出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
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度.
12、如图,在△ABC中,AC=9cm,BC=7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
则△BCE的周长为cm.
13、如图,将矩形纸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3厘米,EF=4厘米,则边AD的长是________ 厘米.
14、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________.
15、正△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I,则∠BIC等于________.
16、如图,等边△ABC中,AD是中线,AD=AE,则∠EDC=________.
17、在△ABC中,BC=12cm,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且DE=4cm,则AD+AE=________cm.
18、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AB=10,BC=8,BD=5,则△
ABD的面积为________.
19、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度.
20、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的度数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21、如图,在△ABC中,M、N分别是BC与EF的中点,CF⊥AB,BE⊥AC.
求证:MN⊥EF.
22、如图,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
2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坐标系内描出点A、B、C的位置,并求△ABC的面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使它与△ABC关于x轴对称,并写出△A′B′C′三顶点的坐标
(3)若M(x,y)是△ABC内部任意一点,请直接写出这点在△A′B′C′内部的对应点M′的坐标.
24、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F.
求证:∠BAF=∠ACF.
25、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ABC的面积是28cm2, AB=16cm,AC=12cm,求DE的长.
26、如图所示,沿AE折叠矩形,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
27、已知:如图,已知△ABC,
(1)分别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坐标;A1(________,________)B1(________,________)C1(________,________)
(2)△ABC的面积=________.
28、如图,在△ABC中,∠A=90°,AB=AC,O是BC的中点,如果在AB和AC上分别有一个动点M、N在移动,且在移动时保持AN=BM,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BA 6-10 CBCDC
二、填空题
11、40或70 12、16 13、5 14、40° 15、 120°
16、 15° 17、 8或16 18、 15 19、 60° 20、115°
三、解答题
21、证明:如图,连接MF、ME,
∵MF、ME分别为Rt△FBC是和Rt△EBC斜边上的中线,
∴MF=ME=BC,
在△MEF中,MF=ME,点N是EF的中点,
∴MN⊥EF.
22、解:∵△ABC中,AB=AC,∠BAC=100°,
∴∠B=∠C=180°-∠BAC2=180°-100°2=40°;
∵AB=AC,AD⊥BC,∠BAC=100°,
∴AD平分∠BAC,
∴∠BAD=∠CAD=50°.
23、(1)解:描点如图,
由题意得,AB∥x轴,且AB=3﹣(﹣2)=5,
∴S△ABC=12×5×2=5
(2)解:
如图;
A′(﹣2,﹣1)、B′(3,﹣1)、C′(2,﹣3)
(3)解:M'(x,﹣y).
24、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
∴∠1=∠2,
∵FE是AD的垂直平分线,
∴FA=F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FAD=∠FDA(等边对等角),
∵∠BAF=∠FAD+∠1,∠ACF=∠FDA+∠2,
∴∠BAF=∠ACF.
25、解:∵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DE=DF,∵S△ABC=S△ABD+S△ACD= AB×DE+ AC×DF,
∴S△ABC= (AB+AC)×DE,
即×(16+12)×DE=28,
解得DE=2(cm).
26、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10,AB=CD=8,
∵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处,∴AF=AD=10,EF=DE,
在Rt△ABF中,∵BF= =6,
∴CF=BC﹣BF=10﹣6=4,
设CE=x,则DE=EF=8﹣x
在Rt△ECF中,∵CE2+FC2=EF2,
∴x2+42=(8﹣x)2,解得x=3,
即CE=3
27、(1)0;﹣2;﹣2;﹣4;﹣4;﹣1
(2)S△ABC=S四边形CDEF﹣S△ACD﹣S△ABE﹣S△BCF=12﹣2﹣3﹣2=5
28、解:△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连接OA.
∵在△ABC中,∠A=90°,AB=AC,O是BC的中点,
∴AO=BO=CO(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
∠B=∠C=45°;
在△OAN和OBM中,

∴△OAN≌△OBM(SAS),
∴ON=OM(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ON=∠BOM(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又∵∠BOM+∠AOM=90°,
∴∠NOM=∠AON+∠AOM=90°,
∴△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