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知觉_新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知觉_新
相同
人们了解事件的方法之一就是观察事件(包括 观察自己的行为),而后对这一事件进行解释 。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二因素理论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比 较
不同:
先有生理唤起,后为生理唤起寻找解释。 唤起不一定出现,而仅仅是认知评价也足以 导致情绪反应。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于天堂是无法获 得满足感的,你同时不得想象别人 深陷于恐怖的地狱之中.”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已的 动机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过分信赖外在原因,低估内在原因
实验研究:
通过游戏学数学 读书换比萨饼。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已的 动机
慎用奖励,避免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a) 当个体的内在兴趣很高时,奖励不会破坏 内在的兴趣。
即使没有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 的构建或诠释,也可能会造成情绪 的产生。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个体通过两种途径的构建产生情绪:
对于个体而言,特定的事件是好是坏。 个体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的觉察。
例子:
一个同学考上了你所向往的学校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二因素理论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比 较
首先,必须经历生理唤起状态;
认知标记:个体的
其次,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行解为释和生对理发唤生该起行。
为的环境的解释
对情感的知觉依赖于生理唤起程度和认知标记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实验研究
非情绪 解释
引发情绪反 应的情境
个体无 情绪反
应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情绪也是自我知觉的结果。 通过情境来解释生理唤起,时常会经历错误的 情绪。
b) 对于不同任务类型的奖励也会造成不同的 结果。
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
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通过观察行为理解自己的情绪
你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的?
体育锻炼之后的邂逅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沙赫特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将他人对自己的想法视为一面镜子;
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人 怎么看的我。
“镜 像 自 我”
个体想象自己 在他人面前的 形象 (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什么)
个体想象别人 对自己在他人 面前的形象的 评价 (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的这些 什么后会有什 么想法)
自我概念的基础:
自我图式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概念
现实自我 可能自我
梦想中的自 我
害怕的自我
自我知觉理论: 米德的理论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反映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观点:
自我是社会现象; 在互动中形成; 个体按照角色规范行事。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自我知觉
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形成。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形成受到“镜像自我”的影响 想象起重要作用
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内在标准或是期望 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
去符合内在的标准。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对自我知觉的逃避—为何逃避自我 知觉
结束关于自己的不愉快的反馈。 维护自信、自尊。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如何逃避自我知觉 (逃避的方式)
反向行为: 酗酒、嗜吃 、受虐待
较缓和的途 径: 宗教行为以 及灵异活动
个体自己对想 到的别人对自 己的评价的看 法 (我对我以为 的别人的想法 有什么想法)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个体对于自 我的内在状 态的认识是 根据他们自 己的外显行 为及外在环 境进行观察 而推断出来 的。
贝姆的自 我知觉理论
有时在线索 是微弱的、 模糊的、不 清楚的,个 体需根据外 在线索去推 断个体的内 在状态。来自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内在状态的两种 情况:
自由选择:真实地表达内在特征。 行为迫于外界环境约束:不代表个体的 内在状态。
第二节 认识自己的途径
1.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2. 通过行为认识自己 3.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1. 何为内省:
个体探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检视跟想法、感 受以及动机有关的内在信息。
______P.D. James”
第五章 自我知觉
本章概述
自我知觉的理论 认识自己的几种途径(重点):
内省 观察自己的行为(重点) 通过与他们比较认识自己(重点)
印象管理—逢迎与自我妨碍
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 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 他们自己。
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 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关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信念。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自我归因的结果:个体能够意识到思考过程 的结果,但是觉察不到导致这个结果的认知 过程。
例:爱情是盲目的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由于意识不到认知过程,很多时候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依靠“因果
果理论”,或是易于表达的原因。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对贝姆理论的回顾与补充
个体对于自 我的内在状 态的认识是 根据他们自 己的外显行 为及外在环 境进行观察 而推断出来 的。
贝姆的自 我知觉理论
有时在线索 是微弱的、 模糊的、不 清楚的,个 体需根据外 在线索去推 断个体的内 在状态。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自我知觉理论起作用的条件?
个体对某事不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 或是不确定自己的感受
2. 内省是个体认知自我的一个来源,但 却不是最主要的来源。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你经常内省吗?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特定情境下个体对自我的关注会提升 :
知道别人正在注视自己 听录音带里自己声音 看录像带中的自己 注视镜中的自己
对自我的关注
过分自我关注
相关研究:“女人越美智商越低 ”?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对自我知觉的逃避—何时逃避自我 知觉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实验研究:美女调查员
根据沙赫特情绪的二因素理论的预测 :
如果这些被调查的男性正在过桥,他们所经历 的唤起更强烈,并且可能会误认为唤起部分是 由于这位美丽的女士的吸引。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