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年级词语教学几种方法

低年级词语教学几种方法

低年级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
摘要:“词语”是学生从字到理解句、段、篇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同时,理解词语是指导阅读的基础,只有把词语理解透彻了,才能真正读出文章的味道,体会文章的感情。

关键词:词语;想象;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让词语教学变得生动而高效。

根据平时在教学中的尝试、摸索,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词语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的孩子是形象直观的思维占主体,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直接展示、演示给孩子们看,能使抽象的词语生动起来,是最有效的方法。

教学《乌鸦喝水》一课,理解“渐渐”一词时,就可采用实验操作、直观理解的方法。

老师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一粒一粒地投进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其余同学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时,教师稍加点拨,说:“同学们,你
们看到水面是怎样升高的呢?”学生立刻领悟到“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

二、动作理解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加强记忆。

因为学生自己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勤奋的狮子练习了“滚、扑、撕、咬”,请孩子们表演。

开始先让自己表演体会,老师再创设情境,学生做动作:“在一片大草原里,小狮子勤勤正在苦练本领,它灵活地打了个滚,看到猎物赶快‘扑’上去,用锋利的爪子‘撕’开,狠狠地‘咬’住猎物。

”孩子们边听边演,学习兴趣非常高。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对小青蛙“蹲”“蹦”“跳”等有关动作的词语学习,这种方法也很有帮助。

三、联系实际,想象情境
阅读理解词语要以生活为基础,只有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是“白纸”一张,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予以尊重和重视,在理解语句和课文时,实现与课文有关词句所描写的情境相匹配,以使学生在读书中入境动情,对课文的意境有着深切的感受。

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
常刻苦。

”怎么拉近学生和这只小狮子的距离,让其产生敬佩之感呢?我抓住了“整天”和“刻苦”,刻画狮子勤劳的形象。

师:勤勤是不是很久才练一次本领的?
生:不是。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
生:“整天”,因为“整天”说明他从早上到晚上都经常练习。

师:是啊,你看!(课件出示:当_________时候,勤勤在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生1:当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勤勤就不怕吃苦,在练习本领了。

生2:当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勤勤还在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生继续:当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下来时……
当刮大风的时候……
当下大雨时……
师:一天到晚练功,你想想勤勤可能会遇到过哪些困难?
生1:他的脚会蹭破皮。

生2:腰可能会扭伤。

生3:眼睛不小心吹进沙子,很痛。

师:勤勤就是这样不怕苦、不怕累地练习本领,这就叫做非常——刻苦(指读)。

你想对勤勤说些什么呢?
生1:勤勤你真是一个刻苦认真的狮子。

生2:你遇到这么多困难都不怕,真棒!
师:多么勤奋刻苦的小狮子啊,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吧!
这样,把“整天”形象丰满了,把“刻苦”从纸上过渡到了具体的生活中。

想象还原这个狮子的生活,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没有想象力的阅读,是索然无味的,加进自己的理解,才能让阅读散发出活泼生动的鲜活光彩!
四、归类组合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

根据这一特点,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

其实语文教科书已经在这方面给教师以启示,我们可以多加利用,适当拓展。

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三题:“读读抄抄,选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描述雨景词语的归类理解和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写训练
学习词语,不能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应侧重于言语的表现、言语的运用。

通过说、写训练,让词语的价值增加。

如,教学《丑小鸭》一文中“暖烘烘”一词,我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感受当时的情景后。

问:“‘暖烘烘’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很容易地说出“暖洋洋”“暖和”“温暖”等系列相近的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练习上下文法、查字典法等等。

当然这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共用、融为一体的。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
一要抓住值得理解的、能够对文章有一定作用的词语,抓住重点词语。

因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理解到位,才会深刻。

二是理解之后还要多训练朗读,把词语放回句子中去理解,这样才有意义。

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师生读、比赛读,只有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朗读,在读中再次深入体会,才能将理解落实到位。

因为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体验。

一个词语可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一种精神,张祖庆老师说:“每个词语都有温度。

”在教学中,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朗读、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可为孩子们展现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