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习题集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营养与卫生》教研组一、最佳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与步骤1、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基本步骤。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 D、分析资料2、某地区抽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并制作成频数表,这属于资料。
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3、上述调查按血压正常与否整理资料,其中高血压患者200名,血压正常者800名,这属于资料。
A、定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4、对变异的事物可采用抽样观察,其主要目的是A、反映某个体情况B、反映某样本情况D、上述都是5、要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下列是错误的措施。
A、样本与总体应同质B、样本含量应适宜C、应采用随机抽样7、与抽样误差大小无关的是A、个体变异大小B、样本含量大小C、随机抽样方法不同8、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9、从4个市级医院外科病史中随机抽样,反映全市外科医护质量,你认为A、可以,抽样面广B、不可以,可能样本太小C、可以,是随机抽样10、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A 、原始资料要正确B 、整理资料要全面C 、分析资料要合理11、某地区1000名儿童粪检蛔虫卵,按阳性和阴性整理汇总,这属于 资料。
A 、定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半定量资料12、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 < 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0.1 C 、0.5 D 、1.014、由变异所导致的现象中,下列 除外。
A 、X 1≠X 2B 、1X ≠2XC 、μ≠X 1≠μ215、概率P=0,则表示B 、某事件必然发生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16、要减少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B 、控制个体变异C 、遵循随机化原则抽样D 、严格挑选研究对象(二)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频数分析)1、X 是表示变量值 的统计指标。
B 、频数分布C 、相互间差别大小D 、变化范围1、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 适宜。
A 、XB 、、均适宜2、用频数表计算算术均数时,公式: X = 中“x ”是A 、频数 C 、组距 D 、组段下限 nΣfx3、不同质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离散程度大小,通常采用下列 指标。
A 、XB 、SC 、X S4、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是A 、、G D 、S5、欲从频数表了解计量资料的分布情况,可通过观察各组的B 、组中值C 、组距D 、上、下限6、根据某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S ,其含义是表示X 之间的离散程度 B 、该样本中各观察值X 之间的集中趋势C 、来源于同一总体的各X 之间的离散程度D 、来源于同一总体的各X 之间的集中趋势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A 、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C 、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8、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 表示其平均水平。
A 、算术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9、两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离散趋势的大小,应该用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 D 、卡方系数10、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5、10、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 (小时)。
A 、5B 、、1011、用频数表法计算中位数,公式: M =L + (n/2-ΣfL)中“fm ”是指B 、中位数所在组段的组中值C 、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下限D 、中位数所在组段的组距fm i(三)正态分布1. U 0.05等于.2.58C .3.84D .6.63 2、下列 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正常值范围(95%)。
±1.96S B 、X ±1.96X S C 、μ±1.96X S D 、μ±t 0.05X S3、下列 分布是标准正态分布。
A 、X 2分布B 、t 分布分布 D 、对称分布4、下列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具体应用。
A 、X 2检验B 、t 检验检验 D 、r 的假设检验(四)总体均数估计与均数的假设检验1、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是A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全距2、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 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X B 、S C 、CV D 、X S t )(05.0ν 3、X δ表示A .总体均数标准差B .样本标准误C .观察值的变异程度6、下列 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95%)A 、X ±±1.96X S C 、μ±1.96X S D 、μ±t 0.05X S7、当自由度ν→∞时,t 0.05 值A 、≠1.96B 、< 1.96 D 、>1.968、随着自由度的增加,t 值B 、增大C 、不变D 、视情况而定 9、根据某个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X S ,其含义是表示A 、该样本中观察值X 之间的离散程度B 、该样本中观察值X 之间的集中趋势X 之间的离散程度D 、来源于同一总体的X 之间的集中趋势10、下列 公式可用于估计95%样本均数分布范围。
A 、X ±1.96SB 、X ±1.96X S1.96X S D 、X ±t 0.05X S11、关于t 检验的作用的认识,确切地是检验A 、X 之间是否存在抽样误差B 、μ之间是否存在抽样误差D 、μ之间的差别由抽样误差引起的概率大小12、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中,无效假设(H 0)的正确表达应为A 、μ1≠μ1=μ2 C 、1X ≠2X D 、1X =2X13.在t 检验中,当t >t 0.05(V )时,则结论为A 、P >0.05B 、P ≥<0.05 D 、P ≤0.0515、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B 、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C 、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D 、样本含量较小17、对两样本均数作t 检验,n 1=20,n 2=20,其自由度等于A 、19B 、、4018、下列 不是t 检验的注意事项A 、资料应具备可比性B 、下结论切忌绝对化C 、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19、将同类高血压病患者若干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传统医疗方法,另一组给予新医疗方法,以各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平均下降值为指标,比较两种医疗方法的效果。
关于该研究的设计要求,下列除 以外。
A 、两组受试对象相同B 、两组治疗方法不同D 、两组观察指标相同20、对上述研究结果作两X 差别t 检验,结果P >0.05,则可以表示两组A 、疗法相同疗效相同B 、疗法相同疗效不同C 、疗法不同疗效不同(以下30--31题参照下表)某地健康人群第一秒肺通气量FEV1 人 数 男性 女性 2.0~2.5~3.0~3.5~4.0~4.5~5.0~5.5~6.0~合计 1 4 3 8 11 23 27 33 36 20 26 10 10 2 3 1 118 10030、对上述资料计算出X 与S 以后,应该最优先考虑的统计分析是A 、估计医学正常值范围B 、以变异系数比较资料的离散度C 、估计μ可信区间X 作U 检验31、如果上述资料作U 检验,结果P >0.05。
不适合按性别作分析的是A、估计医学正常值范围 B 、以变异系数比较资料的离散度 C 、估计μ可信区间(五)相对数及其假设检验1、构成比是反映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指标。
A、强度 C、频数 D、绝对数2、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 1 D、随资料而异3、描述计数资料的相对数,主要包括B、百分比,千分比C、百分率,千分率D、发病率,感染率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A、构成比 C、绝对数 D、相对比(以下第5~6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数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及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年度生命统计中:5、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A、、0.33 D、1.116、该社区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A、1.11B、0.56C、10、率的标准误(Sp)不能反映A、样本率之间的抽样误差C、样本率与总体率间的抽样误差D、样本率对总体率的代表性11、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备择假设(H1)的正确表达应为1≠π2B、π1=π2C、 P1 ≠ P2D、P1= P212、作四格表卡方检验时,情况下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A、N>40,所有T>5B、N<40,所有T>5>40,所有T>1但有T<5 D、N<40,所有T>1但有T<513、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 >40,且 时,则无法作卡方检验。
A 、全部T < 5B 、全部T > 5T < 1 的情况 D 、有T < 5,但>1 的情况14、X 20.05(1)等于A 、1.96B 、、6.6315、四格表卡方检验的自由度等于、2 C 、n-1 D 、n-216、经调查分别得到男童和女童的钩虫与蛔虫感染率(样本含量均符合检验条件),下列 可以作假设检验。
B 、男童钩虫与女童蛔虫的感染率C 、男童蛔虫与女童钩虫的感染率D 、上述都17、在四格表卡方检验中,当X 2>X 20.05时,则结论为A 、接受H 0H 1 C 、两者均不接受 D 两者均可接受(第18--20题参照下表回答)某厂不同工龄工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情况 工龄(年)检查 人数 患病 人数 患病率 % 构成比 % 0~5~10~15~340 254 432 136 17 30 73 27 5.0 11.8 16.9 19.9 11.5 20.4 49.7 18.4 合计 1162 147 12.7 100.018、表中 列数据可恰当地反映慢性支气管炎对不同工龄工人的危害程度。
A 、检查人数 B 、患病人数 D 、构成比19、欲了解表中各工龄组患病情况是否有别,可采用 统计分析。
A 、t 检验2检验 C 、相关分析 D 、回归分析20、 年龄组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
A、0~ B 、5~~ D 、15~21、在下面的四格表中, 实际数对应的理论数最小。
A 、16C 、0D 、2222、在上面的四格表中,实际数“0”对应的理论数为A 、0B 、1.9C 、23、对上题中的四格表(资料有可比性),作差别的显著性检验时B 、不可作卡方检验C 、看不出能否作卡方检验D 、只能作卡方检验24、在社区调查中选择高盐饮食家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户。
一组给予健康干预措施,一年后食盐量达标率为50%;另一组为对照组,一年后 达标率为10%。
如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则表中四个实际数应为A 、B 、、25、作四格表卡方检验时, 情况应该使用正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