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教材的几首歌曲应该有听过,可能听到熟悉的乐曲会唤起印象,通过学习可以更
加深入的了解这些歌曲。
教学准备
视频搜集补充资料整理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页边批注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提问:根据书本的图片,谱例提示,想一想这首歌表达的什么内容?
1、背景资料: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
主题曲。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发生了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
百万人死于饥荒。
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
非洲人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
这首歌
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尔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
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你们做了
应做的贡献。
”
2、作者简介:
迈克尔杰克逊(1958—2009)美国摇滚歌星。
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
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
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
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的领唱。
1972年1月他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
1978年,
出演《绿野仙踪》。
19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
该唱片在国内售出500万张,海外发行800万张,杰克逊因此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
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
3、歌曲分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F调,4/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
歌曲看起来像是
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三段曲调,又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
配填词而成。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页边批注二、《手拉手》
1、背景资料:
《手拉手》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
由美国作曲家乔吉奥莫罗伯作曲。
莫罗伯生于意大利北部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
家,1983年曾因影片《闪电舞蹈》中的《闪电舞蹈真是妙》一曲而获得第五十六届奥斯卡
最佳电影歌曲奖。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
式歌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
被选为会歌。
2、歌曲分析:
《手拉手》这首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
传四方”。
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
歌曲深蕴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易
于上口,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流行歌曲之一。
歌曲为复二部曲式(即复二段体),大调式,4/4与2/4变换拍子。
前奏由“1”至“5”作上下级进,节奏舒缓,表现出平静与祥和的氛围。
第一部分,为二部曲式,由A、B两个乐段构成。
第二部分,同样是二部曲式,它是第一部分的重复与发展,曲调和节奏基本相同,只
是节拍重音稍作了移位变化。
三、《祭献之舞》
1、作者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
出生在离圣彼得堡不愿的奥拉宁鲍姆,生长在一个良好的音乐家庭环境中。
其父是皇家歌
剧院的首席男低音,斯特拉文斯基自幼学习钢琴,后遵循父母的意愿,考进了彼得堡大学
学习法律,但同时继续学习音乐,20岁时,他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达三年之
久。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序列音乐
时期。
2、背景资料:
《祭献之舞》是芭蕾舞剧《春之祭》中的一段乐曲。
这个舞剧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
年创作并首演于巴黎,是他的早期作品。
《春之祭》不仅显现了原始风格的祭礼,而且展现了新的音乐语言的特征,如大胆地
使用不协和的和声、复节奏以及多调性。
3、乐曲分析:
《祭献之舞》是舞剧《春之祭》的第二部分“祭献”的最后一段,又被称为“被选少女的祭献舞”,它是全局的高潮。
少女被选为祭物,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但被选中的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
四、相关知识:
1、现代主义现代乐派
2、爵士乐
3、摇滚乐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页边批注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能背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
教学反思
内容较多,今后可以用2个课时的时间来介绍。
引申知识比较多,需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