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精品课件
名题导练
1.鉴赏炼字型 【例1】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 活动。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五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精品课件
考点透视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赏析诗中炼字(词)、 诗眼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赏析炼字(词)是品析诗中在表情 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炼句是品析诗中 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赏析语言风格就是 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鉴赏语言风格要着眼全诗,尤其要抓住诗中 的典型词语,如果题干没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就要用一个词 语精练地表达出该诗的整体语言风格,然后结合诗句,给出充 足的解证。
(2)“多病所需惟药物”一句,有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禄 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 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 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 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 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精品课件
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 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前三句的铺垫之下,第四句“数峰清瘦出云来”画龙点睛, 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峭拔清瘦,高洁超脱。 在这里作者赋嵩山以人的情志,表露出作者对嵩山的喜爱和 赞美。
3.语言风格鉴赏型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村 (唐)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精品课件
(1)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水中 鸥”,“棋局”、“钓钩”明白易懂,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 轻快流畅。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 稚子痴顽的意境。 答案:“梁上燕”、“水中鸥”,意象浅近,自然清新;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
精品课件
【例3】 (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精品课件
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 合诗句简析。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 鉴赏炼字,答题要先解释词义,指出所用 的表达技巧,然后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看描绘 了怎样的图景,最后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达到的艺术效 果。
2.鉴赏诗眼型 【例2】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 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Hale Waihona Puke 精品课件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 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 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 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 合的画面。
◎借题发挥: “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 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特点,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作答一般步骤:①解释 该句的意思。②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③ 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炼字题理解要字(词)不离句。这首诗三、四句 写夏日骤雨顷刻之间如怒涛汹涌卷上沙滩,飞瀑如千军万马发生 阵阵吼声。句中“卷”和“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十分传神 地写出了骤雨之迅猛和声势之浩大。答题要注意规范,可先总说 其精妙传神之处等,再从技巧、内容及效果几个方面分析作答。
精品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三、四句进一步用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 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怒涛卷”上“沙滩”, 借潮水之汹涌写雨势奔腾。“鸣瀑”如“军声吼”,极写雨声 之大。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