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典型习题解析

典型习题解析

第7章典型习题解析1.如图为镗刀在工件上镗孔的简化图保障镗孔精度,镗刀杆的弯曲变形不能过大 设径向切削力F=200N ,镗刀杆直径 d=10mm ,外伸长度为l=50mm 。

材料的 弹性模量为E=210Gpa 。

求镗刀头的截面 B 的转角和挠度 解:(1)列弯矩方程 M (x )=()()F l x F x l --=-(2)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z EI v M x F x l ''==-积分得:22Z F EI X Flx c θ=-+ 2362Z F Flx EI v X Cx D =-++(3)确定积分常数固定端处的边界条件为:00x θ== 00x θ==00x θ==00x θ==得:C=0,D=0(4)确定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将C=0,D=0带入式得梁的转角方程与挠曲线方程2()2Z F X lx EI θ=-32()62Z F X lx v EI =-(5)求B 截面的转角和挠度 以x=l 带入式得22B X LZ Fl EI θθ===-33B x lZFl f vEI ===-以上两式中令F=200N ,E=210Gpa ,l=50mm ,得出:0.0024B rad θ=- 0.0805B f mm =-2.图示等截面悬臂梁AB ,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 ,梁的弯曲刚度为EI ,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并确定其最大挠度y max 和最大转角θmax 。

解:(1)列出梁的弯矩方程建立坐标系如图a 所示,取x 处横截面右边一段梁作为脱离体(图b ),弯矩方程为:)()(x l F x M --= (a )(2)建立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由式(7−4)得:EI x l F EI x M xy )()(d d 22-=-= (b ) (3)对微分方程二次积分积分一次,得:⎪⎭⎫ ⎝⎛+-==C Fx Flx EI x y 2211d d θ (c )再积分一次,得:⎪⎭⎫ ⎝⎛++-=D Cx Fx Flx EI y 3261211 (d ) (4)利用梁的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在梁的固定端,横截面的转角和挠度都等于零,即:0=x 时,0=y ,0=θ代入式(c )、(d ),求得C =0,D =0。

(5)给出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 ⎝⎛-==2211d d Fx Flx EI x y θ (e ) ⎪⎭⎫ ⎝⎛-=3261211Fx Flx EI y (f )(6)求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可知此梁的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都在自由端即x =l 处。

将x =l 代入(e )、(f )两式,则可求得最大转角及最大挠度分别为:EI Fl EI Fl EI Fl 22222max =-=θ EI Fl EI Fl EI Fl y 362333max =-=挠度为正,说明梁变形时B 点向下移动,转角为正,说明横截面B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图示简支梁AB ,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偶作用,梁的弯曲刚度为EI ,试用叠加法求梁跨中点C 的挠度值和A 、B 截面的转角。

解:此梁上的荷载可以分为两项简单荷载,如图(b )、(c )所示。

均布荷载单独作用时,从表格11−1可以查得: EI ql y Cq38454=,EI ql θAq 243=,EI ql θBq243-=集中力偶单独作用时,从表格7−1可以查得:EI l M y CM162e =,EI l M AM 3e =θ,EI lM BM 6e-=θ将以上两个结果叠加,得:EI l M EI ql y y y CMCq C 1638452e 4+=+=EI l M EI ql A 324e3+=θ4.图示悬臂梁AB ,承受均布荷载q 的作用。

已知:l =3m ,q =3kN/m ,4001=⎥⎦⎤⎢⎣⎡l f ,梁采用20a 号工字钢,其弹性模量E =200GPa ,试校核梁的刚度。

解:查得工字钢的惯性矩为:44m 100.237-⨯=I梁的最大挠度为:m104.610237.010200831038349434max --⨯=⨯⨯⨯⨯⨯⨯==EI ql y(a ) (b )(c )400146813106.43max <≈⨯=-l y满足刚度要求5.如图(a )所示的外伸梁,在某外伸端受集中力F 作用,已知梁的抗弯刚度EI Z 为常数。

试求外伸端C 的挠度与转角解:欲求C 处的挠度与转角,可先分别求出这两段梁的变形在C 点引起的转角和挠度,然后将其叠加,求其代数和(1):先只考虑BC 段变形令AB 段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挠曲线的光滑连接,B 截面即不允许产生挠度,也不允许出现转角。

于是,此时BC 段可视为悬臂梁,如图(b )所示。

在集中力F 的作用下,C 点的挠度与转角可查得:212c Z Fa EI θ=-313c ZFa f EI =-(2)再只考虑bc 段变形,由于C 点的集中力F 作用,使AB 段引起变形,与将F 向B 点简化为一个集中力F 和一个集中力偶Fa ,使AB 段引起的变形使完全相同的。

这样只需讨论集中力偶Fa 对AB 梁的作用3B ZFalEI θ=-该转角在C 点引起的转角和挠度,其值分别为C23C B ZFalEI θθ==-22tan 3c B B ZFa lf a a EI θθ=≈=-(3)梁在C 点处的挠度和转角 由叠加法得22122(1)2323C C C Z Z Z Fa Fal Fa l EI EI EI aθθθ=+=--=-+32212()333c c c Z Z ZFa Fa l Fa f f f a l EI EI EI =+=--=-+6.使用积分法计算图所示梁的挠曲线方程,最大挠度和两端转角的表达式。

[解] 取坐标原点在固定端,梁的弯矩方程为()e M x M =-可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e EI ''M x M ν=-=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e 1EI 'M x C ν=+再积分一次得挠曲线方程为2e 121EI M x C x C 2ν=++ 在悬臂梁中,边界条件是固定端的挠度和转角都为零,即x 0,'0=ν= x 0,0=ν=由此边界条件即可确定两积分常数 1C 0= 2C 0= 显然最大转角和最大挠度都发生在x=L 处e maxM LEIθ=2e max M L 2EI ν=8.试用积分法求图所示梁的挠曲线方程及中间截面的挠度,EI 已知。

[解] 1、支座反力 0063,==A B q l q lR R 取坐标原点在A 端,弯矩方程为30011(0)66(x )=-≤≤M q lx q x x l l挠曲线方程 30011''(0)66=-+≤≤EI q lx q x x l lν积分得24'0011224=-++q lx q x EI C lυ35001236120=-+++q lx q x EI C x C lυ边界条件0,0,0==⎧⎨==⎩x x l υυ 解得 30173602C =0,C =q l所以 533000712036360=-+q x q l q l EI x x l υ 当2=l x 时, 44.8720=ql EIνl9.外伸梁承如图所示,试按叠加原理求D A B f f A ,及,θθ。

[解] 将结构分解如下A B 1(a)B 2l将(b )进一步分解如下l FM =利用附录查得各端的转角和挠度A θ为3B θ、1A θ和4B θ的叠加 EI ql A 483-=θB θ为3B θ和4B θ的叠加 EIql B 243-=θA f 为B A lf θ21+ EI ql f A 244=D f 为2D f 和3D f 的叠加 EIql f D 3844-=10.图所示的梁具有中间铰B 和C, EI 为已知, 按叠加原理求P 力作用处的挠度.[解] 将结构分解如下, 铰链处两段梁有互作用力,利用附录查得,各端的挠度()zz C EI FL EI L F f 63233== ()z z B EI FL EI L F f 2933233==()zz E EI FL EI L F f 6482331==A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