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诊断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诊断


丁胺(1C)。
• 2. 建议对确定为胰腺周围坏死并可能成为潜在感染灶者,最好待明确划分有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织 和坏死组织之后,再进行干预(2B)。
• 3. 在需要进行病原学治疗时,推荐采用对生理损伤最小的有效干预措施,例如对脓肿进 行经皮引流而不是外科引流(1D)。
• 4. 在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那些可能成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感染灶 的血管内器具(1C)。
最佳液体复苏
• 白蛋白,红细胞? • 液体复苏终点? • 晶体液,胶体液?
共识:
脓毒性休克病人用晶体液和胶体液 均能复苏,选择哪种液体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液体数量。使血容量扩 张程度,增加心排量和全身氧供比例 。
抗生素治疗
• 1.推荐在确认脓毒性休克(1B)或严重脓毒症尚未出现脓毒性休克(1D)时,在1小时内
• 总死亡数超过1.4万/天;美国21.5万/年,为非心脏 ICU 死亡原因。
脓毒症新定义及标准
(2001年华盛顿“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 )
由感染所致损害性的全身炎症反应
确定或可疑的感染
+
SIRS
+
器官功能损害
细菌
真菌 sepsis
INFECTION 原虫 SEVERE SEPSIS
病毒 其他
其他 缺血
尽早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但不能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生素的使用(1D)。
• 2. 推荐最初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包括对抗所有可疑为病原微生物(细菌和/或真菌)的 一种或多种药物,并且渗透到导致脓毒症的感染病灶中的药物浓度足够高(1B)。
• 推荐每天评价抗生素治疗方案,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细菌耐药产生,减少毒 性及降低费用(1C)。
• 3 不建议将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或抗利尿激素作为脓毒性休克的首选血管加压药物 (2C)。0.03 U/min的抗利尿激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与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同。 如果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效果不明显,建议将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物(2B)。
• 4. 推荐不使用低剂量多巴胺作为肾脏保护药物(1A)。 一项大的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表明,在比较低剂量多巴胺和安慰剂的作用时未
• 3. 推荐疗程一般为7~10天,但对于临床治疗反应慢、感染病灶没有完全清除或免疫缺 陷(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应适当延长疗程(1D)。 4.如果患者现有的临床症状被确定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推荐迅速停止抗生素治疗,以 降低耐药细菌引起感染和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风险(1D)。
感染源控制
• 1 对一些需紧急处理的特定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弥漫性腹膜炎、胆管炎、肠梗死 等要尽快寻找病因并确定或排除诊断(1C),在症状出现6小时以内完成(1D)。 应对所有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有可控制的感染源存在。控制手段包 括引流脓肿或局部感染灶、感染后坏死组织清创、摘除可引起感染的医疗器具、或对 仍存在微生物感染的源头控制(1C)。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诊断
和治疗进展
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王渊
2002年巴塞罗那宣言
向脓毒症宣战
呼吁全球医务人员、专业组织、政府、卫生 机构甚至公众,要像当年重视“Stroke”和 “AM I”一样,重视对脓毒症的研究和治疗,争取5年 内把脓毒症病死率降低25%。
• 脓毒症全球总患病人数约 1800万/年(约人口 3‰);美国患病人数为75万/ 年;欧洲为13.5万/年。
生命更在于平衡
2008年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 国际指南
第一部分 严重脓毒症的治疗
早期复苏
• 1. 脓毒症所致休克的定义为组织低灌注,表现 为经过最初的液体复苏后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浓 度≥4 mmol/L。 在早期复苏最初6小时内的复苏目标包括:①
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② 平均动脉压(MAP) ≥65 mmHg;③ 尿量≥0.5 ml/(kg·h);④ 中心静 脉(上腔静脉)氧饱和度(SCVO2)≥70%,混合静脉氧 饱和度(SvO2)≥65%(1C)。
血管加压类药物
• 1. 推荐将MAP保持在≥65 mmHg(1C)。 在低血容量没有得到纠正时,就应使用血管加压类药物以保证低血压时的血流灌注
。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应逐渐加量直到MAP达到65 mmHg,才能维持组织灌注。另外,在 制定MAP治疗目标时应考虑到患者以前存在的并发症。
• 2. 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时首选的血管加压药物 (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后应尽快给药)(1C)。
发现明显差异。因此,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低剂量多巴胺可保护肾功能。
• 5. 推荐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快为需要血管升压药物的患者建立动脉通路(1D)。 在休克时,动脉导管测血压更准确,数据可重复分析,连续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人们根
据血压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正性肌力药物

1. 在出现心脏充盈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提示心肌功能障碍时,应静脉滴注多巴酚
• 2. 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在最初6小时复苏过程中,尽管CVP已达到目标,但对应的SC VO2与SvO2未达到70%或65%时,可输入浓缩红细胞达到红细胞压积≥30%,同时/或者输入 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20μg/(kg·min)]来达到目标(2C)。
观察指标
• 6h:T,P,尿量,BP,CVP • 12-72h:静脉血气(CVP血气),乳酸,凝血指标 • 临床指标:APACHEII,MASHALL评分等
脓毒症预防和治疗的原则
• 脓毒症是一个渐进的临床过程 • 脓毒症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始因 • MODS 是个可逆转的临床阶段 • 有效防治可不发展为MOF • 目标是降低死亡率
脓毒症预防和治疗的原则
脓毒症即对病因治疗,也对整个病理过 程干预,对机体应激反应、功能状态以及生 理环境合理调整的全过程。
SIRS 创伤
烧伤 胰腺炎
感染、SIRS与脓毒症的关系
“PIRO”系统
• P(predisposioitn )—— 易患因素
• I (insult )
—— 损伤性质
• R(response )
—— 机体反应
• O(organ dysfunction )
—— 器官功能障碍
4 方面入手完善对脓毒症的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