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课时训练9-3

高考数学课时训练9-3

答案:(1)0.004 4 (2)70 6.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 10 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 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Go the distance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 10 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 173 cm 的同学,求身高为 176 cm 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解析:(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 160 cm~179 cm 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 170 cm~179 cm 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2)甲班的平均身高为 x =158+162+163+168+168+ 10170+171+179+179+182 =170(cm). 甲班的样本方差为 s2=110[(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 -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cm2). (3)设身高为 176 cm 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 A.从乙班 10 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 173 cm 的同学有:(181,173),(181,176),(181,178),(181,179),(179,173),(179,176),(179,178), (178,173),(178,176),(176,173)共 10 个基本事件,而事件 A 含有 4 个基本事件, ∴P(A)=140=25.
答案:45 三、解答题 9.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试,两人 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 10 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9,6,5,9,9,7,4. 乙:9,5,7,8,7,6,8,6,7,7. (1)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极差、众数和中位数; (2)分别计算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 (3)比较两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一个人参赛. 解析:(1)对于甲:极差是 9-4=5,众数是 9,中位数是 7; 对于乙:极差是 9-5=4,众数是 7,中位数是 7. (2) x 甲=7+8+6+9+6+ 105+9+9+7+4=7, s2甲=110[(7-7)2+(8-7)2+(6-7)2+(9-7)2+(6-7)2+(5-7)2+(9-7)2+(9-7)2+(7- 7)2+(4-7)2]=2.8, s 甲= s2甲= 2.8≈1.673; x 乙=9+5+7+8+7+ 106+8+6+7+7=7, s2乙=110[(9-7)2+(5-7)2+(7-7)2+(8-7)2+(7-7)2+(6-7)2+(8-7)2+(6-7)2+(7- 7)2+(7-7)2]=1.2, s 乙= s2乙= 1.2≈1.095; (3)∵ x 甲= x 乙,s 甲>s 乙, ∴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一些,从成绩的稳定性考虑, 可以选择乙参赛.
A.1 000,2 000
B.40,80
C.20,40
D.10,20
解析:低收入者的频率是 0.000 2×500=0.1,故从低收入者中抽取 200×0.1=20 人;
高收入者的频率是(0.000 3+0.000 1)×500=0.2,
故从高收入者中抽取 200×0.2=40 人.故选 C.
答案:C
为 5,6,故中位数 me=6+2 5=5.5,又众数 mo=5,平均值 x =
3×2+4×3+5×10+6×6+7×3+8×2+9×2+10×2 30
=13709,
Go the distance
∴mo<me< x .故选 D.
答案:D 二、填空题 6.一组数据是 19,20,x,43,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整数,且 24<x<28,则这组数据 的平均数及方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4(19+20+x+43)=824+x为整数,且 24<x<28, ∴x=26,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x =82+4 26=27, 方差 s2=14[(19-27)2+(20-27)2+(26-27)2+(43-27)2] =14(64+49+1+256) =14×370 =92.5. 答案:27 92.5 7.(2014 年高考江苏卷)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 60 株树木的 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 测的 60 株树木中,有________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 100 cm.
求下列频率分布表中所标字母的值,并补充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表: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频率/组距 …
[180,185)
x
y
z
[185,190)
m
n
p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前五组的频率和是(0.008+0.016+0.04+0.04+0.06)×5 =0.82,第八组的频率是 0.008×5=0.04,所以第六、七组的频率和是 1-0.82-0.04=0.14, 所以第八组的人数为 50×0.04=2,第六、七组的总人数为 50×0.14=7.
解析:由图可知,甲的 5 次成绩分别是 88,89,90,91,92,易知甲的平均分为 90.乙的成绩 分别是 83,83,87,99,其中被污损的那次成绩为 90 到 99 中的某一个.设被污损的那次成绩为 x,由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得83+83+587+x+99<90.所以 x<98.又 x 是 90 到 99 的十个整数中的其中一个,其中有 8 个整数小于 98,所以 x<98 的概率为180=45.
解析:由题意,在抽测的 60 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 100 cm 的株数为(0.015+ 0.025)×10×60=24.
答案:24 8.下面茎叶图是甲、乙两人在 5 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 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________.
Go the distance
满两年的 10 000 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为了分析其收
入与学历、职业、性别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 10 000 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 200 人作
进一步调查,其中月收入低于 1 500 元的称为低收入者,高于 3 000 元的称为高收入者,则
应在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中分别抽取的人数是( )
Go the distance
10.(2015 年济南模拟)从某校高三年级 800 名男生中随机抽取 50 名学生测量其身高, 据测量,被测学生的身高全部在 155 cm 到 195 cm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 8 组: 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下图是按上述分组得到的频率分 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一组与第八组的人数相同,第七组与第六组的人数差恰好为第八 组与第七组的人数差.
由已知得 x+m=7,m-x=2-m, 解得 x=4,m=3, 所以 y=0.08,n=0.06,z=0.016,p=0.012. 补充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B 组 高考题型专练
Go the distance
1.(2014 年高考山东卷)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 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 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 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 20 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 6 人,则第 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 )
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200,250)小组的频率为 1-(0.002 4+0.003 6+0.006 0+ 0.002 4+0.001 2)×50=0.22,于是 x=05.202=0.004 4.
(2)数据落在[100,250)内的频率是(0.003 6+0.006 0+0.004 4)×50=0.7,所以月用电量在 [100,250)内的户数为 100×0.7=70.
解析:利用等量关系:频率=小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高×组距来求解,可得样本 数据落在[5,9)内的频率为 0.05×4=0.2.
频数 求样本数据落在某个区间上的频数时,我们可以利用频率=总数这个等量关系来求解, 已知样本容量为 200,所以所求频数为 200×0.2=40. 答案:0.2 40 5.(2013 年高考湖北卷)从某小区抽取 100 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其用电量都 在 50 至 350 度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直方图中 x 的值为________; (2)在这些用户中,用电量落在区间[100,250)内的户数为________.
D.18、20
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的中位数为 19,乙的中位数为 13.故选 A.
答案:A
3.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 30 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 105 输入为 15,那
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
A.3.5
B.-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3
D.-0.5
解析:设这 30 个数据为 105,x1,x2,…,x29, ∴实际的平均数为310(105+x1+x2+…+x29)
Go the distance
A 组 考点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2014 年高考陕西卷)设样本数据 x1,x2,…,x10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1 和 4,若 yi
=xi+a(a 为非零常数,i=1,2,…,10),则 y1,y2,…,y10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1+a,4
B.1+a,4+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