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电场能的性质(1)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均与路径无关。
(√)(2)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3)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电势逐渐降低。
(×)(4)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移到B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5)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 AB=U BA。
(×)(6)电势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7)等差等势线越密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8)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突破点(一)电势高低与电势能大小的判断1.电势高低的判断[题点全练]线分布如图所示。
A、D为电场中两点,B、C为导体表面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带电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B.同一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一带正电的粒子沿着导体表面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不做功D.B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解析:选C由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结合题图可知A点的电场线比C点的疏,则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C点电场强度,同一带电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故A错误。
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则知A点的电势比B高,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故带负电的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小,故B错误。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其表面是等势面,则带正电的粒子沿着导体表面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不做功,故C正确。
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而B点的电势与C点的电势相等,所以B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故D错误。
2.(2018·连云港期末)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原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放电极和集尘极加上高压电场,使尘埃带上负电,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达到除尘目的,图中虚线为电场线(方向未标)。
不计重力,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A .图中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B .图中A 点电场强度小于B 点电场强度C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增大D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动能增大解析:选D 由题中带负电的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知集尘极带正电荷,是正极,所以电场线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A 点更靠近放电极,所以图中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A 点电场线比较密,所以A 点电场强度大于B 点电场强度,故B 错误;带电尘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做正功,所以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C 错误,D 正确。
3.(2019·无锡模拟)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
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小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低C .将检验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 .检验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小解析:选D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由题图知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故A 项错误;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a 点电势高于金属球的电势,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金属球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可得a 点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故B 项错误;a 点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检验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小,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突破点(二)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U AB =Ed ,d 为A 、B 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沿电场强度方向电势降落得最快。
(3)在匀强电场中U =Ed ,即在沿电场线方向上,U ∝d 。
推论如下:推论①:如图甲,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则有φC =φA +φB 2。
推论②:如图乙,AB ∥CD ,且AB =CD ,则U AB =U CD 。
2.E =U d在非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妙用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等差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2)判断电势差的大小及电势的高低: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的电势差,E 越大,U 越大,进而判断电势的高低。
(3)利用φ -x 图像的斜率判断电场强度随位置变化的规律:k =ΔφΔx=U d =E x ,斜率的大小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典例] 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 V ,b 点的电势为24 V ,d 点的电势为4 V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 )A .4 VB .8 VC .12 VD .24 V[方法规律](一)由题明3法基础解法:(公式法)设ab 间沿电场方向上的距离为d ,则cd 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也为d 。
由E =U d 得:E =φb -φa d =φc -φd d解得:φc =8 V 。
能力解法一:(推论①)连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O 点,如图所示。
由匀强电场的性质可得φO =φa +φc 2=φb +φd 2,解得:φc =8 V 。
能力解法二:(推论②)因为ab =cd 且ab ∥cd ,所以φb -φa =φc -φd ,解得φc =8 V 。
(二)3法比较(1)公式法适用匀强电场中E 或U 的计算,过程较繁琐。
(2)推论①仅适用于匀强电场中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的计算。
推论②适用于匀强电场中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点之间电势的计算。
[集训冲关]1.(2018·西安期中)如图所示,a 、b 、c 、d 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 =cd =10 cm ,ad =bc =20 cm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电势为20 V ,b 点电势为24 V ,则( )A .电场强度大小一定为E =40 V/mB .c 、d 间电势差一定为4 VC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 指向aD .c 点电势可能比d 点低解析:选B 根据题设条件可知,场强方向无法确定,知道了a 、b 间电势差,但不能根据E =U d求出场强的大小,故A 、C 错误。
根据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与等势线分布的特点可知,c 、d 间电势差必等于b 、a 间电势差,为4 V ,故B 正确。
c 、d 间电势差为4 V ,则知c 点电势比d 点高4 V ,故D 错误。
2.(2018·无锡模拟)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 点是A 、B 连线的中点。
已知A 点的电势为φA =30 V ,B 点的电势为φB =-10 V ,则C 点的电势为( )A .φC =10 VB .φC >10 V C .φC <10 VD .上述选项都不正确解析:选C 由于AC 之间的电场线比CB 之间的电场线密,相等距离之间的电势差较大,即U AC >U CB ,所以φA -φC >φC -φB ,可得φC <φA +φB 2,即φC <10 V ,选项C 正确。
3.(2019·石家庄月考)如图所示,A 、B 、C 、D 、E 、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
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 V 、6 V 、9 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点的电势为+7 VB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E 点的低1 eVC .电子从C 点运动到F 点,电场力做功10 eVD .U DE =8 V解析:选A 由于BC 与AD 平行,且2BC =AD ,则有2(φB -φC )=φA -φD ,解得D 点的电势为φD =7 V ,故A 正确;由于AB 与ED 平行,且AB =ED ,则有φA -φB =φE -φD ,解得E 点的电势为φE =2 V ,根据E p =qφ可知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E 点的高1 eV ,故B 错误;由于BC 与FE 平行,且BC =FE ,则有φB -φC =φF -φE ,解得F 点的电势为φF =-1 V ,根据W CF =qU CF =q (φC -φF )可知电子从C 点运动到F 点,电场力做功为-10 eV ,即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0 eV ,故C 错误;U DE =φD -φE =7 V -2 V =5 V ,故D 错误。
突破点(三) 电场线、等势线(面)及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问题1.等势线总是和电场线垂直,已知电场线可以画出等势线,已知等势线也可以画出电场线。
2.几种典型电场的等势线(面)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的分析方法 (1)从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受力方向(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曲),从而分析电场方向或电荷的正负。
(2)结合轨迹、速度方向与静电力的方向,确定静电力做功的正负,从而确定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变化等。
(3)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
[题点全练]1.(2019·如皋调研)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
一个α粒子(带正电)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α粒子先后通过M 点和N 点。
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A .α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B .N 点的电势低于M 点的电势C.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D.α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在N点的速率解析:选C根据电场线或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可知N点的电场强度较大,故α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小,故A错误;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带正电的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指向右下方,则电场线的方向指向右下方,根据“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可知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故B错误;由粒子从M运动到N,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所以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故C正确;由α粒子从M运动到N,电场力做负功,可知α粒子速度减小,所以α粒子在M 点的速率大于在N点的速率,故D错误。
2.(2018·宿迁期中)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
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和E b,电势分别为φa和φb,电场力对两电子做功分别为W a和W b,两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 p a和E p b。
则()A.E a<E b B.φa<φbC.W a<W b D.E p a<E p b解析:选B a位置的电场线较密集,故E a>E b,选项A错误;题图中a所在等势面在b点等势面的左侧,因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φa<φb,则两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 p a>E p b,选项B正确,D错误;由等势面可知U ac>U bc,根据W=qU,有W a>W b,选项C 错误。